溢饮疾病病因
溢饮是因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年高体弱,阳气素虚等,使脾失健运,肾失开合,气机阻滞,水湿内停。以头面、下肢或全身浮肿,畏冷,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溢饮辨证论治
溢饮中医治疗
1.气滞水停证
肢体或全身水肿,胁肋满痛,脘腹痞满,纳食减少,嗳气不舒,小便短少,舌淡,脉弦。理气消肿。
2.脾肾阳虚水停证
周身浮肿,腰膝酸软,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畏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夜尿清长,舌质淡苔白,两尺脉弱。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3.肝肾阴虚证
两目微肿,头晕耳鸣,少寐健忘,手足心热,胁肋隐痛,面色潮红,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滋补肝肾;
4.水湿浸渍证
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利水消肿。
5..血瘀水停证
面目或肢体微肿,面色黧黑,唇舌肌肤有瘀点,舌苔薄腻,脉弦或濡。化瘀利水。
6.气血两虚证
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食少腹胀,面色无华,月经量少色淡,唇舌色淡,脉细无力。补益气血。
溢饮一般护理
溢饮护理
在中医里,“水饮”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合词,稀而清者为“水”,比如汗液、小便等;稀而粘者为“饮”,比如痰、鼻涕等。水和饮出现某些异常了,就成为“饮证”,也叫水饮病。我们在这里说的水饮,指的就是所有不正常的水,包括了平时所说的痰、湿、水、饮等。
痰和鼻涕是重要信号,其实健康的人也会有痰或鼻涕,但痰和鼻涕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病,往往是由于体内有水饮,所以这些人在感冒时才更多的容易表现为鼻塞、流清涕等等表现。
上面说到的汗液、小便、痰和鼻涕,都是人的排泄物,人只有排泄正常,才能健康,如果排泄出现问题,该排泄出来的留在体内了,就是水饮,就必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