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阴汗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腹阴处)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外阴
    多发人群:青壮年男性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5-90%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疾病症状:臭汗,怕冷,腰膝酸软
    相关检查:
    并发症: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颅咽管瘤
    治疗药品:荆防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参芪降糖颗粒
  •   阴汗病因

      本病多因素体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偏盛,以致内寒生湿;或肝郁化热导致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而流注下焦,以致阴部汗出;也可由湿浊滞留阴部所致。

  • 阴汗辨证论治

      阴汗的辨证论治

      肾阳虚型【证见】 阴部出汗,阴囊湿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前阴萎弱,阳举不坚,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治法】 温补肾阳,益气培元。

      【方药】

    一、主方安肾丸(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肉桂6克(冲服),巴戟天15克,肉苁蓉10克,破故纸10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乌头9克,白蒺藜9克,桃仁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1.中成药

      (1)补肾强身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九转黄精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单方验方

      (1)益气聪明汤加减(黄骏验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升麻6克,甘草6克,柴胡6克,葛根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牡蛎15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药渣煎水薰洗患处,每日1剂。

      (2)补气升阳汤(董子强验方)

      处方:黄芪30克,柴胡12克,炙甘草6克,乌药12克,升麻6克,红参6克(另炖),肉桂6克(冲服),生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肝经湿热型【证见】 阴汗出,阴囊潮湿,伴有臊臭,胁肋胀痛,口苦,目赤,阴茎萎软,小便赤。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疏肝养血。

      【方药】

    二、主方清震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柴胡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姜活9克,防风9克,苍术6克,麻黄根9克,藁本9克,泽泻10克,猪苓15克,当归9克,红花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当归芦荟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阴汗的针灸治疗

      取穴:气海、关元、中枢、肾俞、命门。手法:气海、关元、中枢用补法;关元可加灸以增温补;肾俞、命门补之或艾灸。适用于肾阳虚型阴冷。

  • 阴汗饮食原则

    阴汗食疗方:

      组成:大蒜、淡豆豉各适量。

      用法:大蒜煨熟与豆鼓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眼30 粒,空腹灯芯草汤送下,每日2 次。

      1.阴汗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

      2.阴汗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