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congenital paramyotoni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与高钾型周期性瘫痪为一等位基因病,由17号染色体的钠离子通道SCN4A基因突变致病。基因突变主要位于Ⅲ区S3~S4片段以及Ⅲ、Ⅳ区之间的连接区。由Eulen burg(1886)及Rich(1894)首选描述,故又名Eulen berg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疾病别称:先天性副肌强直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肌肉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5%-75%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无力,面肌强直,麻痹
    相关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肌电图
    并发症:食管受压性吞咽困难,新生儿窒息
    治疗药品:乙酰唑胺,盐酸普鲁卡因胺片,注射用胸腺肽
  •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疾病病因

    一、病因

      1.发病机制

      先天性副肌强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与高钾型周期性瘫痪为一等位基因病,由17号染色体的钠离子通道SCN4A基因突变致病。基因突变主要位于Ⅲ区S3~S4片段以及Ⅲ、Ⅳ区之间的连接区;

      突变影响钠离子通道的失活,肌细胞膜持续除极。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肢体接触的气温、水温低于体温稍多,遇冷期间其肌膜静息膜电位降低,由于钠离子通道开放使膜去极化,细胞内的钠离子增加,干扰了肌肉收缩后肌质网内钙离子的摄取,因而发生肌强直。当除极程度较轻时,钠离子通道仍可从失活状态恢复,由于此时细胞内钠离子仍高,干扰了肌肉收缩后肌浆网内对钙离子的再摄取,导致肌浆内钙离子浓度维持于高水平,肌肉舒张障碍,引起肌肉持续性收缩、出现肌强直。若去极化程度较大,则肌细胞膜处于持续失活状态、难以恢复,肌纤维不能兴奋,出现肌无力。寒冷环境中肌细胞膜静息电位降低,更易诱发钠通道功能失调;

      2.病理学

      肌肉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肌纤维肥大、内有空泡、肌浆增多、核增多伴核内移。肌纤维横断面呈圆形,偶见肌纤维萎缩。病变以Ⅰ型肌纤维为主,尽管ⅡB型肌纤维缺乏肌动蛋白ATP酶,组织学改变却较轻微。

  •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一般治疗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西医治疗

    一、西医治疗

      本病患者多数在成年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和好转,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儿童在冷水中游泳可能出现的危险;剧烈活动后先做放松运动,再休息,对肌强直和肌无力有预防作用。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中医治疗方法 暂无相关信息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西医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同先天性肌强直。对局麻药、抗心律失常药反应较好,这类药物主要对钠通道起抑制作用;

      2、首选药物为美西律(慢心律 mexiletine),主要作用于电压依赖的钠离子通道,可减少通道的活动率,因而可以缓解肌强直症状,但在用药中需注意其副作用,用法用量:100~300mg,3次/d;

      3、其他药物

      苯妥英钠或普鲁卡因胺可改善肌强直症状,但对寒冷诱发的肌强直疗效尚不满意。乙酰唑胺可用于维持治疗。具体用法用量: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酰胺)250~500mg,1次/d;苯妥英100mg,3次/d,对某些病例有效。还可选用奎尼丁硫酸盐0.3~0.6g,抗心律失常药妥卡尼1200mg/d有效,因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而不推荐。

  •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预防

    本病患者多数在成年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和好转,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儿童在冷水中游泳可能出现的危险;剧烈活动后先做放松运动,再休息,对肌强直和肌无力有预防作用。

  •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一般护理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饮食原则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饮食保健

    一、适合吃什么?

      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二、不适宜吃什么?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油腻、煎炸类食物;

      3、忌过咸、生冷饮食;

      4、忌吸烟酗酒。

先天性副肌强直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congenital paramyotoni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与高钾型周期性瘫痪为一等位基因病,由17号染色体的钠离子通道SCN4A基因突变致病。基因突变主要位于Ⅲ区S3~S4片段以及Ⅲ、Ⅳ区之间的连接区。由Eulen burg(1886)及Rich(1894)首选描述,故又名Eulen berg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