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皮克病

    皮克病(Pick’s disease)是罕见的缓慢进展的认知与行为障碍性疾病。Pick(1892)首先描述了一组以额颞叶萎缩为病理特征的病人,表现为行为异常、失语和认知障碍等。他报道的第一例71岁男性,表现为进行性精神衰退和极严重失语,尸检发现左颞极皮质萎缩极严重;其后报道的4例特别强调病人有进行性语言障碍。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
    多发人群:多为中老年发病,发病年龄30...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3-6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8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抑郁,强握反射,焦虑
    相关检查:SPECT显像,脑电图,脑脊液蛋白
    并发症:抑郁症,尿路感染
    治疗药品:盐酸氟西汀,参志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
  •   皮克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皮克病的病因尚不清。近年研究显示,高达40%的皮克病患者有家族史,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也尚未清楚,有文献报告认为,主要是侵害神经元胞体的特发性退行性变,也有学者认为,是轴索损伤后继发胞体变化。

      大体病理观察脑重量减轻,女性平均1050g,男性1075g,脑萎缩累及额、颞叶(占54%)或单独侵犯额叶(25%)或颞叶(21%),约1/3的患者双侧对称受累,约1/2左半球严重受累,1/5以右半球受累为主,颞上回后2/3常不受累是皮克病的特征之一。杏仁核受累较海马明显,黑质及基底核可受累,灰质和白质均可累及,侧脑室前角、颞角轻中度扩大。光镜下观察,萎缩的脑叶皮质各层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Ⅱ、Ⅲ层显著,Ⅴ、Ⅵ层较轻;部分病人可见颈髓及胸髓运动神经元丢失,皮质及皮质下白质星形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伴海绵状改变,残存神经元不同程度的变性萎缩,部分神经元胞质内含界限清楚的嗜银Pick小体,部分神经元表现为膨胀变性的Pick细胞。电镜下Pick小体界限清楚,呈圆形或卵圆形,无包膜,是直径5~15μm的嗜银包涵体,由10nm细丝、核糖体、囊泡、脂褐素及24nm短节段直的及扭曲的神经微丝及微管组成,Pick小体的形成机制不清,高尔基浸染法可见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几乎完全消失。

  • 皮克病一般治疗

      皮克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常无效。对有攻击行为、易激惹和好斗等行为障碍者,可谨慎地使用小量苯二氮卓类、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精神安定剂和普萘洛尔(心得安)等。有条件者可住院治疗,或由经培训的照料者给予适当的生活、行为指导及对症处理。

      二、预后

      病程5~10年,很少超过10年,预后差,多死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褥疮等。

  •   皮克病预防

    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症处理是临床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或会减缓痴呆不可逆进程。

  • 皮克病一般护理

      皮克病护理

    1、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2、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3、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 皮克病饮食原则

      皮克病饮食保健

    一、宜

      1、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C,提高身体免疫力;

      2.多吃主食补充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血清素增加,促进愉悦感增加;

      3.多吃对肝脏有益的食物,增加愉悦感。

      二、忌

      1、避免进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

      2.避免进食油炸烧烤类食品及垃圾食品。

皮克病(Pick’s disease)是罕见的缓慢进展的认知与行为障碍性疾病。Pick(1892)首先描述了一组以额颞叶萎缩为病理特征的病人,表现为行为异常、失语和认知障碍等。他报道的第一例71岁男性,表现为进行性精神衰退和极严重失语,尸检发现左颞极皮质萎缩极严重;其后报道的4例特别强调病人有进行性语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