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血劳

    血劳指因先后天亏损,血液生化不足,或因失血、溶血等耗伤血液,以致营血亏少,脏器失其濡养。以面白舌淡,眩晕心悸,血红细胞少,血红蛋白量低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贫血,如缺铁性、失血性贫血,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儿科,血液科
    疾病别称:溶血性贫血, 贫血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疾病症状:慢性贫血,心悸,厌食
    相关检查:
    并发症:慢性病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药品:通心络胶囊,普济痔疮栓,复方金银花颗粒
  •   血劳病因:

      由于长期慢性失血,或因邪毒刺激等而致溶血;中焦脾胃不健,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虚而不能正常受纳水谷,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营气不足,生血乏源;蛔虫、钩虫寄生,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气血日亏;先天禀赋不足,或劳神思虑太过,精血亏损,阴血暗耗,皆可形成血劳。

  • 血劳一般治疗

      血劳西医治疗:

      西药可口服硫酸亚铁、维生素C等。

    血劳辨证论治

      血劳中医治疗:

      1、脾虚血亏证

      证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脾养血。

      主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制半夏)。

      加减:可选加黄芪、紫河车、阿胶;腹胀、便溏,加厚朴、山药、薏苡仁。

      2、气血两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瞳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主方:八珍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

      加减:可加黄芪、紫河车、阿胶;兼出血,加棕榈炭。

      3、心肝血虚证

      证候: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或有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心肝气血。

      主方:四物汤(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或归脾汤(党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茯神 桂圆肉 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远志 生姜 大枣)。

      加减:可加木瓜、桑椹子、阿胶。

      4、肝肾阴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或痿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弱而数。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一贯煎(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 枸杞 川楝子)。

      加减:神疲、气短,加党参、黄芪;头晕、肢麻,加紫河车、阿胶;五心烦热,加丹皮、知母、鳖甲。

      [其他治疗]

      应进行病因治疗,如治疗钩虫,慢性失血者止血等。

      血劳严重时,可临时输血或输红细胞等。

      单方验方:

      (1)归脾养心丸,每次9g,每日2次,口服。

      (2)伐木丸,每次1.5g,每日3次,口服。

      (3)煅绿矾,炒黄豆,以1:2研细末,枣汤泛丸,每次9g,每日2次。

  • 血劳饮食原则

      血劳饮食:

      多食新鲜蔬菜及含铁较多的食物,如菠菜、猪肝、鸡蛋等;忌饮茶。

溶血性贫血, 贫血
血劳指因先后天亏损,血液生化不足,或因失血、溶血等耗伤血液,以致营血亏少,脏器失其濡养。以面白舌淡,眩晕心悸,血红细胞少,血红蛋白量低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贫血,如缺铁性、失血性贫血,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