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细菌协同性坏疽

    细菌协同性坏疽(bacterial synergistic gangrene)又称Meleneys协同性坏疽(Meleneys synergistic gangrene),或进行性协同性坏死。是由微嗜氧非溶血性链球菌和厌氧链球菌所引起的皮下组织感染 。另外,肢体的软组织感染亦可导致坏疽的病理变化。细菌协同性坏疽病程缓慢,发生罕见,但软组织坏死严重。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进行性协同性坏死,慢性侵蚀性溃疡,慢性协同性坏疽,梅勒尼溃疡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5%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皮下组织硬结,皮肤坏死,干性坏疽
    相关检查:一般摄片检查,细菌学检验,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并发症:气性坏疽,蜂窝织炎
    治疗药品:注射用奥硝唑,依托红霉素颗粒
  •   一、发病原因

      病原菌与坏死性筋膜炎相似,是多种病原菌共同致病。感染灶周围常发现微嗜氧非溶血性链球菌,而在中央坏死区可分离出金黄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等。

      本病常发生于腹部或胸部手术后切口,特别是在缝线留置处,腹内脓肿和脓胸引流术后切口、结肠造瘘口或回肠造瘘口附近,微小外伤也可并发本病。这与创口局部受到病原菌污染有极大关系。

      二、发病机制

      细菌协同性坏疽是缓慢进展型感染, 7~10天感染灶仅有1~2cm的发展。病理组织学呈慢性化脓性坏死性炎症伴明显的嗜酸性白细胞浸润。

      1.皮肤、皮下、筋膜及肌肉等广泛溶解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内可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和多种杆菌,坏死由浅部向深部发展,皮肤、皮下、深筋膜、肌肉、骨间膜、骨骼均可坏死。

      2.坏死灶周围的部分小血管壁呈炎细胞浸润破坏和修复增生改变,有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可见较广泛的组织中微小血管淤滞、栓塞等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3.混合性炎症浸润 坏死灶周围有密集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另可见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某些区域浸润的炎性细胞甚至可以其为主。

  • 细菌协同性坏疽一般治疗

      一、治疗

      本病为多菌性混合感染,病原菌间有强烈的协同作用,故在治疗上有较大的难度。

      1.广泛切除坏死组织 除溃疡病灶的坏死组织外,周围病变组织亦需切除。若创面较大可逐日换药,待肉芽新鲜后再进行植皮。

      2.选用有效抗生素 因致病菌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本病的治疗较为复杂,宜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和调整抗生素。结果报告前,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有报道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对本病治疗有显著疗效。泰能具有强力抑制细菌胞壁合成的能力,对大部分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有杀灭作用。

      3.氧化锌油膏外涂 在溃疡外围可涂以氧化锌油膏,以保护周围健康皮肤。

      4.支持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配合静脉给予多种复合氨基酸、新鲜血、蛋白等。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可用山莨菪碱等。

      5.接触隔离 对换药敷料、分泌物等须集中灭菌处理。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二、预后

      细菌协同性坏疽主要侵袭皮下软组织,且病程发展较缓,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对机体功能无重大影响。

    细菌协同性坏疽辨证论治

      采用中医“扶正祛邪,托里生肌,清理湿热”治疗,用黄芪、西洋参补气,改善全身情况和肢体循环。

  •   污染的缝合伤口应尽量做好术中清洗、清创;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病人的全身营养,提高抗感染能力。加强术后的伤口观察,及时处理局部感染。

  • 细菌协同性坏疽一般护理

      1、早期皮肤仅有轻微红肿,可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应用抗生素。

      2、皮肤出现暗红或用手触之有飘浮感时,应及早切开引流,于暗红处中央做多处、多方向对口切开,并边切开边填塞凡士林油纱条,以免出血过多。头皮处切开时,忌横行切口。

      3、手术后每日换药,可用无菌生理盐水、1%呋喃西林溶液冲洗伤口。

      4、体位,以切口不受压,敷料不被污染为原则。一旦污染,应及时更换。避免混合感染。

  • 细菌协同性坏疽饮食原则

      细菌协同性坏疽饮食保健 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浓酒,浓茶。并且应该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脂肪食物也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它们有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的作用。皮肤瘙痒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皮肤瘙痒加剧。

进行性协同性坏死,慢性侵蚀性溃疡,慢性协同性坏疽,梅勒尼溃疡
细菌协同性坏疽(bacterial synergistic gangrene)又称Meleneys协同性坏疽(Meleneys synergistic gangrene),或进行性协同性坏死。是由微嗜氧非溶血性链球菌和厌氧链球菌所引起的皮下组织感染 。另外,肢体的软组织感染亦可导致坏疽的病理变化。细菌协同性坏疽病程缓慢,发生罕见,但软组织坏死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