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佩吉特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症

    佩吉特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症,又名局限性亲表皮性网状细胞增生症(localized epidermotropicreticulosis)或Woringer-Kolopp病。1931年Ketren和Goodman描述了一种临床上类似MF,显然属上皮起源的多发性皮肤损害。1939年Woringer和Kolopp报告了1例6岁男孩,在臂部发生单发性斑块样皮损。而佩吉特病样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名,则是由Braum-Falco等根据临床和组织学外观而提出。本病为一特征性T细胞淋巴瘤,仅发生于皮肤,临床上表现为斑块,组织学上以非典型性表皮内T淋巴细胞单个成巢状聚集为特点。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液科,皮肤科
    疾病别称:局限性亲表皮性网状细胞增生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男性多见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放射治疗、药物治疗
    治 愈 率:20%
    治疗周期: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疾病症状:结节,丘疹,红斑结节
    相关检查:免疫病理检查,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并发症:淋巴瘤
    治疗药品:维A酸乳膏,复方环磷酰胺片
  •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确。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本病罕见。国外报道20例,男性多见。国内刘季和等报告1例,老年女性,皮疹累及外阴及腋部。以后又见1例局限于下肢的中年男性患者。

  • 佩吉特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局限性者最好用X线治疗或切除。泛发性者可用PUVA联合维A酸类或干扰素α治疗。

      二、预后

      局限型放射治疗后可长期缓解,全身型者病情进展快,多在3个月~2年内死亡。

  •   目前尚没有可靠预防方法!

      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病罕见。国外报道20例,男性多见。国内报告1例,老年女性,皮疹累及外阴及腋部。以后又见1例局限于下肢的中年男性患者。可分为2型,组织学上二者相同,但临床经过完全不同。本病罕见。

  • 佩吉特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症一般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佩吉特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症饮食原则

      佩吉特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症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局限性亲表皮性网状细胞增生症
佩吉特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症,又名局限性亲表皮性网状细胞增生症(localized epidermotropicreticulosis)或Woringer-Kolopp病。1931年Ketren和Goodman描述了一种临床上类似MF,显然属上皮起源的多发性皮肤损害。1939年Woringer和Kolopp报告了1例6岁男孩,在臂部发生单发性斑块样皮损。而佩吉特病样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名,则是由Braum-Falco等根据临床和组织学外观而提出。本病为一特征性T细胞淋巴瘤,仅发生于皮肤,临床上表现为斑块,组织学上以非典型性表皮内T淋巴细胞单个成巢状聚集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