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软化斑

    软化斑也称软斑症,它是一种罕见的组织学上独特的炎症反应性病变,通常由肠道细菌引起,可以侵犯许多器官黏膜,如前列腺、输尿管和骨盆黏膜、骨、肺、睾丸、胃肠道、皮肤和肾等。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软斑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膀胱,全身
    多发人群:最常见于有慢性尿路感染的中...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手术治疗
    治 愈 率:25%
    治疗周期:25-5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急性肾衰竭,肾脏破裂,惊厥
    相关检查:尿液细菌培养,放射性核素肾图,肾脏切片
    并发症:
    治疗药品:甲氧苄啶,甲泼尼龙,通心络胶囊
  •   一、发病原因

      常由肠道细菌引起,侵犯多个器官,但最常见的是泌尿系受累。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但一半病例与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高γ球蛋白血症、免疫抑制治疗、恶性肿瘤、慢性严重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AIDS等有关。目前的观点认为这种病变是巨噬细胞功能缺陷,阻断了溶酶体对吞噬细菌的降解,从而细胞质里未消化的细菌碎屑过多导致发病。推测为微管的缺陷使溶酶体向巨噬细胞胞液的运动受影响,并减少溶酶体酶在巨噬细胞内的释放。MG小体可能是磷酸钙和其他矿物质在这些过多的溶酶体酶上的沉积所形成。

      大体组织学上,软化斑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相似的另一表现为所谓的巨膀胱样间质性肾炎。这种间质性肾炎,间质浸润的细胞呈多形性,以含有结晶状物质的组织细胞为主。

  • 软化斑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使用免疫抑制药的患者应尽量停止使用免疫抑制药,减量使用无助于本病的控制。器官移植的患者,因为免疫抑制不能撤除,一旦发生软化斑,病情难以控制。

      2.抗菌治疗 抗菌药对细胞膜的穿透力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之一。喹喏酮类抗菌药(甲氧苄啶、环丙沙星)有良好的细胞膜穿透力,治疗效果好,治愈率可高达90%。在软化斑引起严重而广泛的病理损害之前,早期抗菌治疗可以逆转病理损害。

      3.外科治疗 必要时进行外科切除或切开引流,外科治疗的治愈率达81%。

      4.氯贝胆碱(氨甲酰甲胆碱) 可以增加细胞内1-磷酸鸟苷的浓度,可能有利于纠正软化斑的基础损害。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考证。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Honjo等报道1例婴儿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获得治愈,随访3年生长发育正常。可能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早期病例有益。

      二、预后

      肾软化斑过去预后较差,近年由于使用了甲氧苄氨嘧啶(Trimethoprim)、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等抗菌药,预后大有改善。

  •   本病的预防去除诱发因素极为重要。对易引起本病的原发病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尤其是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因感染是本病形成的因素,这些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尿变成碱性刺激产生软化斑,所以及时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能预防本病发生。

  • 软化斑一般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 软化斑饮食原则

      1、多吃营养高的食物。

      2、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