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尼曼-皮克病

    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s disease,NPD)是因鞘磷脂(sphingomyelin)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以年幼儿童多发,具有肝、脾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的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
    疾病别称:类脂组织细胞增多症,尼曼-皮克二氏病,尼-皮病,尼-皮二氏病,神经磷脂单核巨噬细胞病,神经磷脂贮积病,神经鞘磷脂沉积病,神经鞘磷脂积累病,神经鞘髓磷脂代谢障碍,鞘磷脂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周围神经系统,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3-6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抑郁,记忆力障碍,暴怒
    相关检查:肾脏切片,颅脑CT,颅脑MRI
    并发症:痴呆,抑郁症,尿路感染
    治疗药品:维生素E
  •   一、发病原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本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犹太人患病较多。目前已肯定本病之A型及B型系缺乏鞘磷脂酶所致。该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的溶酶体中,线粒体及微粒体中也有发现,尤以肝细胞中为多。鞘磷脂存在于所有细胞之细胞膜和亚细胞的浆膜,包括红细胞的基质。该酶缺乏时,此类脂不能被水解,致使在细胞内大量积聚,也常同时伴有胆固醇及双磷酸盐的沉积。胆固醇增加的原理不清,胆固醇与鞘磷脂的代谢似乎存在密切关系,也可有少量其他神经鞘类脂的增加。

      C型与D型患者细胞中,主要沉积物为胆固醇,鞘磷脂较少,细胞中鞘磷脂酶也降低,其水平在A、B型与正常人之间。在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发现外源性胆固醇的酯化(esteriification)存在明显的障碍,且基于此可能的发病机制,已建立了纯合子、携带者及产前诊断方法,因此认为此为本型的发病原因。

      鞘磷脂酶的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其结构已清楚。C型的基因突变在18号染色体上。

  • 尼曼-皮克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附脂饮食,加强营养。

      1、抗氧化剂:维生素C、E或丁羟基二苯乙烯,可阻止神经鞘磷脂M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和聚和作用,减少脂褐素和自由基形成。

      2、脾切除:适于非神经型、有脾功能亢进者。

      3、胚胎肝移植:已有成功的报道。

      二、预后

      病程5~10年,很少超过10年,预后差,多死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褥疮等。

  •   如已有一孩子为本病,则以后所怀胎儿有50%可能患本病,故应对胎儿进行产前酶活力检测,必要时进行人工流产。

  • 尼曼-皮克病一般护理

      1、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2、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3、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 尼曼-皮克病饮食原则

      1、尼曼-尼克病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2、磷脂酰胆碱固醇转移酶缺乏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类脂组织细胞增多症,尼曼-皮克二氏病,尼-皮病,尼-皮二氏病,神经磷脂单核巨噬细胞病,神经磷脂贮积病,神经鞘磷脂沉积病,神经鞘磷脂积累病,神经鞘髓磷脂代谢障碍,鞘磷脂
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s disease,NPD)是因鞘磷脂(sphingomyelin)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以年幼儿童多发,具有肝、脾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的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