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慢惊风

    慢惊风多出现于久病中虚,或大病之后,以抽风、形瘦、腹泻等为主要证候。亦多见于3周岁以内的小儿。慢惊风来势缓慢,以反复抽搐为特征,基本上没有发热,或仅有低热。慢惊风辨证属阴属虚,一般多见于1-5岁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常见有因受惊吓而起,或因高热而伴发,民间称为抽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神经内科
    疾病别称:惊厥,抽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呕吐、腹泻、急惊风、解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1-3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抽筋,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的连续性抽动,口角肌肉的抽搐
    相关检查:
    并发症:脑血管瘤,小儿抽动症,副鼻窦炎
    治疗药品:小儿抗惊片,百效丸,八宝惊风散
  • 慢惊风疾病病因

       大病久病后,气血阴阳俱伤;或急惊未愈,转成慢惊;或先天不足,后天脾胃失调。

      ⑴ 大病久病后伤及气血阴阳,也可成为慢惊。如大病久吐久利,津液伤亡,脾胃俱戕,无以化生气血,濡养骨骼关节肌肉,筋脉失养,肢体搐搦不定,形成慢惊风。

      ⑵ 先天元阳元阴不足,后天调护失当,肾精既虚,脾胃水谷之精化生不足,而致脏腑失其溉养,四肢百骸失其濡润,也能导致慢惊。如解颅、佝偻病,也可产生斜视、凝视,或躯干颤动搐搦的慢惊风证。

      ⑶ 急惊风反复抽搐,阴血耗伤,阴虚内热,灼烁筋脉,出现虚风内动。多为温热疫毒燔灼气营,引动内风或风邪入络而成。病位在肝肾,性质以虚为主,也有余邪未尽,邪恋正虚,出现虚中夹实的证候。

  • 慢惊风辨证论治

    慢惊风中医治疗

      1.土虚木亢治则: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主方:缓肝理脾汤加减。

      加减:四肢不温,加熟附子10克(先煎)、川椒10克;时时抽搐,加僵蚕10克、钩藤10克(后下);

      大便清稀,加炮姜炭10克。煨葛根10克;神疲乏力,加黄芪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健脾抑木,调和营卫的方剂方中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大枣健脾补气,白芍柔肝抑木,桂枝与白芍、姜、枣又可调和营卫,陈皮理气燥湿。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党参10克 桂枝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白芍10克 山药10克 炮姜炭10克 钩藤10克(后下)僵蚕10克 大枣5枚 甘草6克

      2.阴虚风动治则: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加减:阴虚潮热,加银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

      肢体拘挛强直,加全蝎3克、乌梢蛇10克、地龙10克;阴虚火旺盛者,加黄连3克、阿胶10克(烊冲)。

      主方分析:本方为育阴潜阳熄风的方剂。方用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炙甘草、白芍酸甘化阴,牡蛎、鳖甲、龟版育阴潜阳,鸡子黄滋阴补中,五味子生津宁神。

      处方举例:

      生地10克 麦冬10克 麻仁10克 阿胶10克(烊冲)白芍10克 牡蛎30克(先煎)鳖甲15克 龟版15克 五味子6克 炙甘草6克 全蝎3克 地龙10克

      3.气血两虚治则;养血益气。

      主方可保立苏汤加减。

      加减:利下不止者,加山药10克、扁豆10克、炮姜炭10克;抽搐者,加天麻10克、钩藤10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的方剂。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补气,当归、白芍滋补阴血,山茱萸、枸杞子、补骨脂、核桃补益肝肾,酸枣仁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山茱萸10克 枸杞子10克 补骨脂10克 天麻10克 钩藤10克(后下)枣仁10克 甘草6克

      4.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主方:固真汤加减。

      加减:额汗涔涔,手足蠕动,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大便清稀,加山药10克、炮姜炭10克、补骨脂10克;四肢厥冷,气阳虚甚者,可另煎红参4.5~6克,每日分2次口服。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气温阳,温补脾肾之方。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补气,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党参ID克 熟附子10克(先煎)肉桂6克 山萸肉10克 补骨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红枣5枚 甘草6克

      【其它疗法】

      针刺:上肢取内关、曲池、合谷,下肢取承山、太冲,牙关紧闭取下关、颊车。用于治疗肢体强直与搐溺。

  • 慢惊风一般护理

    慢惊风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保证患儿安静休息。

      2.积极治疗引起慢惊风的原发疾病。

      3.长期卧床患儿,常改变体位,并用酒精摩擦受压部位。昏迷、抽搐病儿,常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 慢惊风饮食原则

    慢惊风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惊厥,抽风
慢惊风多出现于久病中虚,或大病之后,以抽风、形瘦、腹泻等为主要证候。亦多见于3周岁以内的小儿。慢惊风来势缓慢,以反复抽搐为特征,基本上没有发热,或仅有低热。慢惊风辨证属阴属虚,一般多见于1-5岁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常见有因受惊吓而起,或因高热而伴发,民间称为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