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颗粒细胞瘤

    恶性颗粒细胞瘤较罕见,常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少数也见于膀胱和喉部。通常发生于成人,男与女之比为1∶3。有两种类型,一类表现为临床恶性、组织学良性;另一类表现为临床和组织学均为恶性。常发生溃疡。前较公认的恶性标准是:1.病理形态良性,但临床复发或有转移;2.体积大于4-5cm,核分裂2/10HPF,有梭形细胞瘤,核大并核仁明显,有坏死,生长迅速或复发,此六种现象不必全部具备。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肿瘤科,皮肤科
    疾病别称: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膀胱,咽喉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疾病症状:单发性坚实性结节,多发性结节,溃疡
    相关检查:免疫病理检查,淀粉酶
    并发症:皮肤纤维瘤,卵泡囊肿
    治疗药品:替莫唑胺胶囊,注射用卡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   一、发病原因

      到目前为止,颗粒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58%存在DNA复制错误的基因缺陷。

      二、发病机制

      1.卵巢颗粒细胞瘤

      (1)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①大体检查:肿瘤多数为单侧性,双侧性占5%~10%,肿瘤体积差异极大,小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大者可充满腹腔,多数为中等大小,平均直径12cm。肿瘤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但有10%~15%可有自发破裂,质地硬、韧或软,可为囊性、实性或两者兼存。肿瘤切面最典型的外观为相当大的多囊性、半实性肿块,囊内液多为水样、血性或胶冻液。切面实性部分为白色、棕色、黄色或灰色,可见灶性出血和坏死。少数肿瘤由大的单房、少房或多房性囊肿组成,内含水样清液,与浆液性囊腺瘤类似。

      ②显微镜下检查:

      A.肿瘤细胞特征:瘤细胞小,呈圆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胞质少,嗜淡伊红或中性,胞界不清楚。细胞核卵圆或圆形,染色质呈细网状,核中央有具典型特征性的纵沟即核沟,形成咖啡豆样外观,核沟有助于鉴别诊断及诊断。瘤细胞周围无网织纤维包绕。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少,一般小于3/10HPFs。

      B.肿瘤细胞组织排列形态:瘤细胞可排列成多种形式,如微滤泡型、巨滤泡型、小梁型、丝带型、弥漫型等。有的肿瘤以一种形式为主,有的为数种类型混合存在。

      微滤泡型:瘤细胞丰富,排列成巢状或不规则片状,细胞巢周边有排列整齐的一层立方形上皮,巢内可见菊形团样结构,中心含嗜酸性物质和核碎片,为典型的Call-Exner小体,瘤细胞核沟明显。

      巨滤泡型:由数层环形排列的颗粒细胞构成,可形成多数囊腔,与囊状卵泡类似。在构成囊壁的颗粒细胞中,含有大量Call-Exner小体。

      小梁型:瘤细胞排列成一至数层细胞,呈条索状、花带状。瘤细胞索宽窄不一,迂回扭曲分布在结缔组织内。有的瘤细胞核排列与细胞索长轴垂直,呈对极(antipodally)性排列。结缔组织间质可有水肿或玻璃样变。

      丝带型:肿瘤细胞形成的花带状结构窄,排列似波浪状花纹,如丝绸样。肿瘤周围的纤维间质亦很少,呈细丝状夹在肿瘤组织中。

      弥漫型:瘤细胞为多角形或梭形,弥漫分布,排列紧密。纤维结缔组织少,常被称为肉瘤样型。

      ③其他:曾有学者报道颗粒细胞瘤中出现小灶性肝细胞分化,且AFP阳性。Balat等(2001)报道1例患者左卵巢颗粒细胞瘤,右卵巢为成熟囊性畸胎瘤。Robinson等(1999)、Kim等(2001)报道来自盆壁、子宫直肠窝的颗粒细胞瘤。

      ④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性激素:瘤细胞胞质内ER(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

      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阳性。

      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阴性。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抗原(OM-1):阴性。

      这种方法有助于颗粒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幼年型颗粒细胞瘤:1979年由Scully首例报道,现在已被确认为颗粒细胞瘤的特殊亚型。

      ①大体检查:大多数肿瘤为单侧性,双侧性约占2%。肿瘤体积较大,直径3~32cm不等,平均直径12.5cm。多数呈实性或囊、实并存,偶见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囊内含浆液或胶冻状液体,亦可内含血性液。实性区域切面呈灰色、奶黄色或黄色,高度恶性者可见出血、坏死灶。

      ②显微镜下检查:

      A.肿瘤细胞特征:瘤细胞大小、体积较均匀一致。胞质丰富,嗜酸性或呈空泡状。细胞核深染,缺乏成人型颗粒细胞瘤的核纵沟。核分裂较多见,常常超过5/10HPFs。瘤细胞可有一定程度的异形性,其中重度异形性可达10%~15%。细胞黄素化明显。

      B.瘤细胞组织排列形态:肿瘤可形成大小不等的不典型滤泡形态、结节及弥漫成片的实性区域。

      典型形态为实片状瘤细胞中,伴有大小形态不一、边界清楚、圆或不规则形状的滤泡。这些滤泡似正常发育中的卵泡,被覆一至多层颗粒细胞,腔内含嗜伊红或嗜碱性液体,多数黏液卡红染色为阳性。滤泡结构周围为卵泡膜细胞。

      实性区瘤细胞弥漫性或多结节状、小簇状排列,周围间质中有泡膜细胞,这两种细胞亦可混杂。卵泡膜细胞往往发生黄素化。

  • 颗粒细胞瘤一般治疗

      应完全切除,放射治疗无效。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制可以暂时好转。

  •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 颗粒细胞瘤一般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 颗粒细胞瘤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化疗后

      肠胃功能损伤明显,出现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胃脘胀满、舌淡苔白、脉虚细等症状。

      选择健脾益气、理气化湿的食物:如柑、桔、玉米、苡仁、黄豆、淮山、北芪、党参等食物。

      (1)杞子甲鱼瘦肉汤

      材料:甲鱼1只,枸杞子30克,猪瘦肉150克。

      制作:将甲鱼宰杀去内脏,洗净切小块,加水适量,与枸杞子、猪瘦肉共炖烂熟,盐调味服食。

      适应症:化疗后身体虚弱。

      (2)复方黄芪粥

      材料:生黄芪30克,赤小豆15克,生薏苡仁30克,鸡内金9克,金桔饼2个,糯米30克。

      制作:将生黄芪、生薏苡仁、赤小豆、糯米洗净,鸡内金洗净,晾干研细末。把生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文火煮20分钟,去黄芪,放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放入糯米、鸡内金末,煮成粥。

      分早晚两次服用,食粥后嚼金桔饼1个。

      适应症:化疗后胃气受损,气弱,胃纳差。

      (3)洋参淮山炖乳鸽

      材料:乳鸽1只,淮山药30克,西洋参片15克,红枣4个,生姜1片。

      制作:将西洋参、淮山药、红枣(去核)、生姜洗净,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适应症:化疗后气阴受损,气弱乏力,纳差,口干等症。

      2、放疗后

      伤阴耗津,出现头晕、烦躁、失眠、口苦、渴饮,舌红苔黄或光剥,脉细数等症状。

      选服清肺养胃,滋润生津之品:雪梨、荸荠、西瓜、冬瓜、绿豆、香菇、银耳等甘寒清淡的食物。

      (1).燕窝雪耳蜜

      材料:燕窝10克,雪耳15克。

      制作:将燕窝、雪耳用清水浸泡洗净,加适量水,文火久煮至燕窝与雪耳消溶,调入蜜糖15~24克,温服。

      适应症:疗后出现阴虚血热,口干烦渴者。

      (2)黄芪杞子煲水鱼

      材料:黄芪30克,杞子20克,水鱼1条。

      制作:将水鱼宰杀后去内脏,洗净切块,黄芪用纱布包,与杞子、水鱼一起加水适量炖熟烂,去黄芪渣,油盐调味服食。

      适应症:放疗后出现眩晕、贫血,或白细胞减少,疲乏无力者。

      (3)太子参无花果炖兔肉

      材料:兔肉150克,太子参30克,无花果80克。

      制作:将太子参、无花果洗净切片,兔肉洗净切成小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适应症:放疗后体质虚弱,气短,口干者。

      二、饮食禁忌

      1、补充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多吃些胡萝卡、西红柿、山芋、甜椒、绿叶蔬菜、香蕉、杏子、无花果、紫菜、海带。

      2、重视含丰富"植物蛋白"的豆制品、洋山芋、芋芳、山药等。

      3、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

      4、不要吃辛辣、发物,减少油煎.

      5、忌吃有壮阳作用的韭菜、核桃。

      6、忌吃有滋阴作用的菜花、百合、玉竹、柠檬。

      7、忌吃有行气作用的茄子、扁豆、豇豆、荷兰豆、毛豆。

      8、忌吃有活血作用的丝瓜、蕨菜、芦荟、桃子、栗子、薜荔果。

      9、忌吃有化痰作用的灵芝、冬笋、紫菜、金橘、柚子、马蹄、花生。

      10、忌吃温理作用的芥菜、茴香菜、蒜苔、青蒜、洋葱头、柿子椒、荔枝。

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恶性颗粒细胞瘤较罕见,常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少数也见于膀胱和喉部。通常发生于成人,男与女之比为1∶3。有两种类型,一类表现为临床恶性、组织学良性;另一类表现为临床和组织学均为恶性。常发生溃疡。前较公认的恶性标准是:1.病理形态良性,但临床复发或有转移;2.体积大于4-5cm,核分裂2/10HPF,有梭形细胞瘤,核大并核仁明显,有坏死,生长迅速或复发,此六种现象不必全部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