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急性动脉阻塞
(1)急性动脉栓塞。
(2)非栓塞性动脉阻塞。包括:
①腹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瘤急性血栓形成;
②体外循环时股动脉插管;
③动脉创伤;
④大动脉重建时钳夹阻断血流。
2.缺血性肌坏死。
3.非创伤性肌病
肌损伤、长期昏迷、药物毒性作用、感染、烧伤、金属中毒。
二、发病机制
镜下见,病变初期一些肌纤维能保持完整的外观,一些肌纤维发生核缺失及细胞质的轻微凝固,呈颗粒样变,此为缺氧早期的特征性改变。24h后,部分肌纤维发生肿胀和玻璃样变。晚期(48~72h),受损局部出现肌纤维的横纹和胞核消失。截肢后标本显示:再生的肌纤维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变性,甚至坏死。
骨骼肌占人体体重的42%左右,在其复杂的结构中包含大量的生化物质,使得这种肌组织对缺氧极度敏感。在缺氧状态下,这些生化物质释放入血,其中一些物质对人体的损害甚至是致命性的,也是引起MMS的主要因素。肌纤维细胞膜在骨骼肌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时,肌细胞内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ATP)显著减少,导致膜的通透性异常改变,引起肌浆网内外空间构型的严重破坏,使得各种生化物质的跨膜交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在血运重建及再灌注期,患肢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羟基。氧自由基性质不稳定,有很强的反应性,具有细胞毒性。氧自由基很易与巯基酶、蛋白质、脂质和DNA等发生反应,破坏组织细胞的化学结构,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最易受氧自由基影响的物质,造成生物膜完整性的改变,进一步引起肌细胞中生化物质入血,导致MMS及肌细胞的坏死。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一般治疗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西医治疗
一、治疗
MMS的治疗应同时兼顾局部和全身治疗。警惕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是诊治的关键。
治疗前须确定2大重要表现:
①有无肌红蛋白尿;
②有无患肢僵硬、非凹性水肿。监测体循环及受累患肢血的生化指标;如pH值、肌红蛋白、CPK、PCO2、PO2、血K 等,判断血容量,根据检测结果,给予对症处理。
1.术前治疗
立即补充丢失液体及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无论是否发现肌红蛋白尿,均应给予碳酸氢钠以纠正可能或已存在的酸中毒并有利于肌红蛋白的排出。
如出现小腿或更高位肌肉僵硬,应考虑施行肌筋膜切开术。具体术式依据肌肉的水肿范围和术中观察到的组织活力而定。
2.手术及术中、术后的治疗
尽快行取栓术或其他必要的血管重建术。术中、术后必须持续给予甘露醇和碱性药物,以防肌肉进一步受损,直到血pH值,尤其是患肢血pH值恢复正常。碱性药物的使用在有肌红蛋白尿时尤为重要,以防止肌红蛋白在肾小管内酸性环境沉积形成管型。同时,恢复电解质平衡,包括降低血K 至正常范围。若出现肾衰,应行血液透析,直到肾功恢复。
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以减轻缺血的骨骼肌再灌注所导致的肌肉进一步损害。奥古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可分别清除各种来源的O2-和H202,联合应用效果更好。过氧化物酶(Peroxide Dismutase,POD)能将H2O2转化为水,从而避免OH‑的产生,比奥古蛋白(SOD)、过氧化氢酶(CAT)、更有效。维生素E也可应用。甘露醇既能减轻细胞水肿又能抗氧自由基,起到保护心肌骨骼肌的作用。
肢体如有坏疽,应行截肢术。即使无明显坏死,为防止代谢物从缺血肌组织内扩散,尤其是出现严重、广泛的横纹肌溶解时,也应行截肢术。
二、预后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①闭塞血管的数量、范围、程度;
②闭塞持续时间;
③肌间小动脉、小静脉受累的范围;
④MMS的早期诊断;
⑤针对缺血和早期代谢性改变的及时治疗措施,包括自由基引起的改变。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一般护理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饮食原则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饮食保健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肪、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忌肥腻、辛辣食品及各种海产品。
一、蛋白质:
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每天不宜超过1克/每公斤体重,优质蛋白质要达到50%以上。
优质蛋白推荐食品:牛奶、鲫鱼、蛋清、乳类、新鲜瘦肉。
禁忌食物:豆制品等植物蛋白。
二、高维生素及叶酸: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叶酸及维生素C的食物。
推荐食物:西红柿、绿叶蔬菜、胡萝卜、新鲜大枣、西瓜、心里美萝卜、黄瓜、西瓜、柑桔、橙子、猴桃和天然果汁等。
维生素B和叶酸丰富的食物:绿叶蔬菜等。
食欲差者可补充维生素C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