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是一种通常伴有慢性高血压的疾病,以累及血管,肾小球和小管间质为特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肾内科,内科
    疾病别称:良性肾硬化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疾病症状:蛋白尿,肾脏缩小,视网膜出血
    相关检查:肾功能,肾脏B超,肾脏CT
    并发症:高血压
    治疗药品: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   一、病因 :

      1.高血压(30%):

      肾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但可因慢性高血压而加重,慢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性肾脏疾病的总发病率较低,大多数病人为轻度高血压,然而,三个因素增加了发生肾硬化的危险:黑人种族,中至重度高血压和其他原有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

      两个过程促成了慢性高血压血管损害的发生:中层的肥厚和成纤维细胞性内膜增厚引起血管腔狭窄;其次,玻璃样物质(血浆蛋白成分)沉积于损害的,易于通透的小动脉壁,最常见和特异性的改变是入球小动脉的严重受累伴有玻璃样变,内弹力膜和基膜的变性,和整个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坏死,内弹力层常常受损而可能分层。

      2.局灶球性硬化(30%):

      肾小球可能表现为局灶球性和局灶节段性硬化,局灶球性硬化是因为缺血性损伤和肾单位功能丧失,而局灶节段性硬化是因为肾小球增大,可能是对肾单位丢失的代偿性反应,血管和肾小球受累和与缺血有关的经常的严重间质性肾炎及因小管上皮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改变所致的主动免疫过程有关。

  •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一般治疗

      一、治疗:

      尽管良性肾硬化是终末期肾衰(ESRD)病人的最常见诊断之一,如缺乏任何危险因素,进展的速度一般较慢;只有一些明显的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肾脏疾病。然而,如此多的慢性高血压病人,少数有发生肾衰的危险,则组成了发生ESRD的大量人群。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直接与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充分性相关。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人较那些ESRD病人生存率高。

      高血压治疗至舒张期血压<90mmHg通常可预防肾损伤加重。ACE抑制剂和ARB较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更有肾脏保护性。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辨证论治

      一、治疗:

      1 .阴虚阳亢

      1 )主证 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欲呕,口干口苦,面色潮红,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弱弦细或细沉。

      2 )治法 滋阴潜阳

      3 )方药 天麻钩藤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天麻15g,钩藤10g,生石决明30g,川牛膝15g,桑寄生15g,益母草15g,夜交藤15g,熟地15g,山萸肉12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2g。

      4 )方药分析 方中用六味地黄丸以养肝肾之阴,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平肝潜阳,川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益母草活血利水,夜交藤养心安神。

      5 )加减法 肝火盛者可加菊花15g,阳亢动风之势者可加龙骨30g,牡蛎30g,珍珠母30g等以镇肝熄风,便秘者可加火麻仁30g,首乌18g以润肠通便。

      2 .肾气不固

      1) 主证 头晕、腰酸、夜尿频甚或不禁,尿后余沥,或有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2)治法 益气固摄

      3) 方药 五子衍宗丸加减。菟丝子15g,五味子10g,枸杞子12g,覆盆子12g,金樱子15g,芡实12g,桑螵蛸12g,白术12g,莲子15g,车前子15g,益母草15g。

      4 )方药分析 菟丝子、枸杞子补肾益精,五味子,覆盆子益肾固精,金樱子收敛固涩,芡实补脾肾而固摄,桑螵蛸固肾补肾,白术、莲子健脾固涩,车前子利水泄热,益母草活血利水,合用则以健脾补肾,益气固摄为主。

      5 )加减法 挟有湿浊证见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者可加木香8g,藿香15g,法夏10g以健脾化湿,若浮肿、心悸、尿少者加泽泻30g,猪苓30g以利尿泄浊。若挟瘀血症见肌肤甲错,皮下瘀斑,舌质暗者可加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

      3. 湿瘀交阻

      1) 主证 面色晦暗无华、腰酸痛、乏力或水肿、腹胀、纳呆、口干不欲饮、唇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细。

      2 )治法 活血化瘀利湿。

      3 )方药 桃红四物汤和防己黄芪汤加减。桃仁12g,红花6g,生地15g,川芎15g,当归12g,赤芍15g,防己12g,黄芪18g,益母草15g,泽泻18g,佩兰15g。

      4) 方药分析 方中以桃红四物汤以活血祛瘀,黄芪益气利水,益母草活血利湿,泽泻利水,佩兰化湿,全方合用,共奏活血利水化湿之功。

      5 )加减法 湿重欲呕者可加法夏15g,藿香15g以化湿止呕,腰痛可加田七5g,以加强活血止痛之功,水肿明显者可加茯苓皮30g,获苓30g以健脾利水。

      4 .脾肾阳虚、湿浊内阻

      1 )主证 纳少腹胀,恶心呕吐,身重困倦,形寒肢冷,面色白,腰膝酸冷,面浮肢肿,舌淡,体胖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迟。

      2 )方药 实脾饮加减。白术15g,茯苓15g,党参30g,木香10g,草果10g,干姜6g,巴戟天15g,熟附子10g(先煎),淫羊藿15g。

      3 )方药分析 熟附子,巴戟天、淫羊藿温补肾阳,干姜温补脾阳,草果、木香健中化湿,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4) 加减法 浮肿甚者加泽泻30g,猪苓30g以加强利水。挟瘀者可加桃仁10g,益母草15g,红花6g等。便秘结者可加首乌20g,大黄10g以通便泄浊

  •   一、预防:

      1.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每天可坚持散步,以自我不感觉疲劳为度,也可进行气功锻炼,打太极拳,做健身操,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防止因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使病情加重。

      2. 保持小便通畅:小便通畅,说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正常,如果发生尿道阻塞,小便不通畅,就会增加肾盂和肾实质发炎的机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发生尿中毒。常见小便不畅的原因有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结核等。

  •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一般护理

      一、护理:

      患者一旦确诊为肾脏病,在开始阶段,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3外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饮食原则

      一、饮食:

      注意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违禁恣食。让病人了解正确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忌食生硬冷物、暴饮暴食、过食肥甘之品。保护肾脏需要食用蛋白质和糖类,不宜吃含脂肪过高的饮食。膳食中脂肪过多,容易发生肾动脉硬化,使肾脏萎缩变性,引起动脉硬化性肾脏病。碱性食物对肾脏有利,可以防治尿路结石。还可适当吃些冬瓜、白茅根、赤小豆、绿豆等,对利尿清热,保护肾脏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