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骨髓病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myelopathic anemia,MA)或称骨髓浸润性贫血,是骨髓被肿瘤细胞或异常组织浸润,造血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造血功能受损引起的贫血。其特征是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伴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液科
    疾病别称:骨髓浸润性贫血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骨髓,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多发癌症患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20000元)
    疾病症状:血小板减少,肚子疼,肝脾肿大
    相关检查:红细胞检查,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红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稳定试验
    并发症:贫血
    治疗药品:乌鸡白凤丸,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强骨生血口服液
  •   一、发病原因

      1.转移癌 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肺癌、肝癌、乳癌、肾癌、前列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几乎所有癌肿都可转移至骨髓。

      2.造血系统肿瘤 ①干细胞疾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②非干细胞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等。

      3.感染、炎症 细菌性(结核菌、葡萄球菌、伤寒菌等)、真菌(组织胞浆菌)等。

      4.代谢性疾病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储积病(Gaucher病)、单核吞噬系统遗传性缺陷病(骨硬化症)等。

      二、发病机制

      上述病因通过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

      1.骨髓受肿瘤或异常组织的浸润 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发生贫血。因骨髓-血液屏障(bone marrow-blood barrier)受破坏出现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2.髓外造血 骨髓被侵犯后,体内可能发生代偿性髓外造血。因某种因素使癌症患者EPO产生增多也可激发髓外造血,主要场所是脾脏、肝脏和淋巴结。髓外造血缺乏屏障出现幼粒、幼红细胞血象。脾脏肿大继发脾功能亢进时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3.转移癌在骨髓中形成浸润灶或发生骨髓坏死 其周围造血组织可能增生不良并可被纤维组织代替,这可能因为肿瘤细胞释放造血抑制物及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所致。

      4.红细胞无效生成、并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产生自身免疫性抗体致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由于铁利用不良可出现铁粒幼细胞贫血,但较少见。

      5.失血 消化道肿瘤、宫颈癌容易合并出血,引起失血;肿瘤组织释放凝血活酶,发生血栓形成而引起DIC亦为出血的原因。

      6.营养缺乏 肿瘤患者食欲减退,胃酸缺乏使叶酸缺乏,蛋白质缺乏。肿瘤及毒素抑制造血,干扰铁、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的正常利用。

      7.放疗、化疗、严重感染抑制造血功能。

  • 骨髓病性贫血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治疗原发疾病为主 但此类病人需用化疗时一般要用常规剂量的1/2~1/3比较安全,以避免骨髓受到严重抑制。

      2.支持治疗 贫血严重及血小板减少,并伴有出血倾向时适当输血及输注血小板。铁剂、叶酸、维生素B12、补血药,一般无效。

      3.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骨髓纤维化时可试用。

      4.脾切除 出现巨脾、脾功能亢进成为全血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时,可考虑采用。

      二、预后

      本病治疗首先在于治疗及去除病因使贫血改善。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某些癌症经化疗、放疗、手术治疗后也可获长期(5或10年以上)无病生存。Gaucher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有顽固脾亢时,切除脾脏也可暂时使贫血减轻。骨髓浸润最常见的原因是骨髓转移癌,一旦确诊即证明肿瘤已有播散,预后较差,仅有较短的生存时间。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骨髓病性贫血一般护理

      1.病因预防护理禁用抑制骨髓的药物及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如:氯霉素、四环素、他巴哇、消炎痛等等。患病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防上与物理及化学毒物接触,避免周围环境中有可能导致骨髓损害的因素。必须接触能致本病的化学。物理因素者,要严格执行劳动防护措施,定期作预防性检查。

      2.贫血的护理见贫血的家庭护理,注意休息,防止晕倒和摔伤,注意保暖等。

      3.预防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因白细胞生成减少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易感冒、发烧,受伤后易发生感染等。所以应注意观察和预防各种感染。

      (1)平时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加减衣物;避免接触患有感冒、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尽量不要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日常饮食起居保持清洁卫生;保持口腔、阴部、肛门和全身的清洁;不吃不洁食物。每次饭后漱口、刷牙;每日细致地搞好个人卫生;清洗会阴时,先清洗外阴部,后清洗肛门;避免创伤,防止感染。

      (2)防止便秘。若有便秘,及时服用通便的药物。解除便秘,以防排便困难造成肛门裂伤而感染、出血;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如有排便疼痛、尿频、尿急、尿疼等症状,可能是肛门和泌尿系发生感染;若有口腔粘膜糜烂等现象,可能有口腔感染;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见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5.饮食护理要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清洁。

      6.心理护理该病病期相对较长,病情较前几种贫血重,病人及亲属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而耐心地配合医生治疗。病人要保持心境平和、精神乐观,在保证休息和不影响病情恢复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活,使生活充实而愉快,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亲属要给予足够的关心、鼓励和适当的照顾,切勿表现出不耐烦或没有信心,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影响病情,甚至使病人产生厌世想法。

  • 骨髓病性贫血饮食原则

      骨髓病性贫血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韭菜炒猪肝:

      原料:猪肝100g,韭菜50g,洋葱80g,色拉油1大匙。制作:洗净猪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锅煮至七成熟,然后与新鲜韭菜、洋葱同炒,并调好味。

      2、龙眼枸杞粥:

      原料:龙眼肉、枸杞各15克,黑米、粳米各50克。制作:将龙眼肉、枸杞、黑米、粳米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煮,至米烂汤稠即可。

      3、当归羊肉汤:

      原料: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150克。制作:将羊肉、生姜分别洗净,切片,与当归同入锅,加水2碗,煎煮30分钟。加盐、佐料少许调味。

      骨髓病性贫血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饮食中应注意高蛋白、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食品及含铁丰富的饮食。

      2、 多吃新鲜水果,有益的水果有苹果、大枣、荔枝、香蕉等。

      3、 还应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

      4、 多吃些含铁高的蔬菜,多吃鱼类海产品。

      5、 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

      骨髓病性贫血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尽量少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