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低使患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或呆小病,常合并轻度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产生原因有两种,一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多为慢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甲状腺体萎缩、纤维化,丧失功能。二为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见于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用药物、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
二、发病机制
1.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能部分影响铁吸收。
2.甲状腺素减少导致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减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EPO分泌减少有关。此外,甲状腺激素有直接刺激血细胞生成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来完成。在EPO存在条件下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可刺激红系造血祖细胞造血。
3.有人报道甲状腺功能减低者可致恶性贫血发生率增加,并认为与其自身免疫功能造成胃黏膜萎缩,内因子缺乏有关。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常累及多个内分泌腺体和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胃壁细胞、甲状旁腺,血中存在多种抗自身抗体,少数人可有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采用甲状腺制剂替代疗法。可用左甲状腺素(T4)及碘赛罗宁(T3)。T4平均维持量为150~200μg/d,口服。T3平均维持量10~20μg/d,分2次或3次口服,如病情较重,可用25~75μg/d,分2次或3次口服,待病情好转再改维持量。贫血多在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后3~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对于合并大细胞和小细胞贫血者,可分别再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或铁剂。
二、预后
甲低合并贫血一般不严重,经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一般3~6个月,贫血可得到纠正,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补充铁剂可减轻贫血。
(1)供给足量蛋白质:每人每天蛋白质量至少超过20G,才能维持人体蛋白质平衡蛋,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每日约有3%蛋白质不断更新,甲减时小肠粘膜更新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腺体受影响,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故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改善病情。
(2)纠正贫血,供给丰富维生素:有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补充维生素B12,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要供给叶酸、肝制剂等。
(3)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饮食:每日脂肪供给占总热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饮食。因为甲减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更明显,故应限制脂肪饮食。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一般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饮食原则
一、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可以让女人补血。
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与绿色蔬菜,比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维生素C中有参3、和造血、可以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三、富含铁的食物: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铁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者是最为常见的。
四、富含铜的食物: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