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肠球菌肺炎

    肠球菌肺炎系肠球菌(enterococcus)引起的急性肺化脓性炎症,在细菌性肺炎中占少数,多为院内感染,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注意及重视。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发烧,咳嗽,咳痰
    相关检查:白细胞数,胸透,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并发症:
    治疗药品:阿莫西林颗粒,乙酰螺旋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
  •   (一)发病原因

      肠球菌原归属于链球菌科、链球菌属,又称为D群链球菌或粪链球菌,为革兰阳性菌。根据DNA同源性分析,现已将其另列一属即肠球菌属,主要包括粪肠球菌(E,faecaL,又称粪链球菌)和类粪肠球菌(E,faecium,又称尿链球菌),并以前者致病多见。肠球菌一般不溶血,肠球菌耐盐、耐热,能在含6%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在62℃高温下也能生存30min。肠球菌为人类消化道正常菌群,口咽部也能培养到粪肠球菌,致病力弱,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侵入人体组织内可引起相应感染。寄生于口咽部的肠球菌若被误吸入呼吸道,特别是鼻饲营养及机械通气等治疗时,则可能引起肠球菌肺炎。其中,粪肠球菌致病的机会显著高于类粪肠球菌。侵入性操作和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与肠球菌的感染密切相关。

      (二)发病机制

      肠球菌以往被认为是低毒力的微生物,很少引起致命的感染。近十多年以来,肠球菌引起严重感染,并有较高病死率的报道不断增多。肠球菌感染的显著特点是院内感染的比例增加,尤多见于那些有基础疾病如大手术后、免疫抑制、器官移植及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以往肺外感染报道较多,但近几年来肺部感染发病率报道逐渐增多。

  • 肠球菌肺炎一般治疗

    肠球菌的耐药率极高,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常常耐药。可选用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红霉素或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 肠球菌肺炎饮食原则

      肠球菌肺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