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柏-查综合征

    柏-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由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的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又称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本征于1846年和1889年分别由Budd和Chiari报道。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肝脾肿大、腹水和下肢水肿。本征相对少见,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为多。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疾病别称: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20—40岁,男女之比为1.2/1到2/1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肚子疼,溃疡,少尿
    相关检查:CT检查,白蛋白(A,Alb),血清白蛋白
    并发症:脉管炎
    治疗药品:固肠止泻丸,暖胃舒乐片
  • 一、病因

      造成本征的原因有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形成,邻近脏器的病变压迫以及肝静脉、下腔静脉本身的病变,如先天性发育异常、闭塞性静脉炎等。

      可见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有血栓形成,急性期常有闭塞,慢性期肝静脉呈炎性改变,静脉壁增厚,有血栓机化和管腔重新沟通。肝脾肿大,镜下可见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肝窦充血、出血、扩张,中央性肝细胞萎缩坏死,晚期小叶中央区纤维化,出现肝组织再生及肝硬化。

  • 柏-查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症状

       1.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包括低盐饮食、利尿、营养支持、自体腹水回输等。对于起病1 周内单纯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患者,可以用抗凝剂治疗,但大多数病例于血栓形成后几周或几个月才获确诊。对于大多数病例,保守治疗虽可以赢得侧支循环形成的时间,但患者最后仍需手术治疗。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常有顽固性腹水、严重营养不良。作为手术前的支持疗法,内科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减少手术死亡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2.外科治疗

      (1)隔膜撕裂术: ①带囊导管扩张术:方法是用带囊导管经股静脉插入,在透视下使导管的囊段位于狭窄部位,在囊内注入适量造影剂使囊部膨胀撕裂隔膜。本方法适用于隔膜阻塞型且阻塞远端无血栓形成者。本手术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心脏压塞、肺栓塞及导管断裂等。 ②经右心房隔膜撕裂术:方法是经右前第4 肋外胸切口或经胸骨切口进入胸腔,于右膈神经前纵行切开心包。

      (2)下腔静脉-右心房分流术:

      ①肝脏前径路:经腹正中切口或右侧腹直肌切口进腹,可采用以下方法暴露下腔静脉:A.作Kocher 切口游离及向左翻起十二指肠显露下腔静脉;B.向上翻起横结肠及其系膜,将小肠推向左侧,在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肠系膜上静脉的右侧打开后腹膜,向腹主动脉方向解剖。下腔静脉至少应显露4cm。经胸切口可采用胸骨切口或右前外胸切口,用直径14 或16mm 的人造血管一端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另一端与右心耳吻合。人造血管通常从横结肠后、胃和肝脏前面再进入胸腔。

      ②肝脏后径路:患者左侧卧位,自右侧第7 肋进胸。打开心包显露下腔静脉的胸腔段。切开膈肌,沿下腔静脉向下解剖直至其扩张的或相对正常的部分,人造血管一端与下腔静脉狭窄远端扩张的部分吻合,另一端与膈上下腔静脉或右心耳吻合。与肝脏前径路相比,肝脏后径路所需人造血管短,血栓形成的机会少,但手术难度大,易出血,术后乳糜胸腔积液发生率相对较高。下腔静脉-右心耳分流术恢复了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适用于下腔静脉阻塞病变较长而肝静脉相对通畅的病例。

      (3)肠系膜上静脉-右心房分流术:以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在横结肠系膜根部、屈氏韧带的右侧寻找肠系膜上静脉。进胸切口可采用胸骨切口或右前外胸切口。用直径14 或16mm 的人造血管一端与肠系膜上静脉行端侧吻合,另一端与右心耳吻合。

      (4)根治性手术:对于腔静脉阻塞位置较高的隔膜型病例,可自右侧第7 肋进胸,解剖出胸段及部分腹段下腔静脉后控制病变的两端,纵行切开下腔静脉,切除病灶。如阻塞病变广泛或远端有大量血栓形成,可在体外循环下,纵向切开肝段下腔静脉,切除隔膜、血栓等病变,探查肝静脉并恢复其通畅,下腔静脉用Gore-Tex 或Dacron 补片修复。根治手术虽然直接去除了原发病灶,但在同时伴有下腔静脉炎症的病例中仍有复发的可能。

      二、预后

      本病预后因阻塞的原因、部位、程度等而有很大差异。就发病原因而言,炎症引起的阻塞由于血管壁与内膜肿胀是可逆的,不同于因动脉硬化波及而引起的阻塞,后者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由内膜下及内膜细胞增生所致,是不可逆的,故炎症性阻塞的预后优于硬化性阻塞。就阻塞部位而言,分支阻塞优于半侧阻塞,半侧阻塞又优于总干阻塞。就阻塞程度而言,不完全性(Hayreh所称的非缺血性者)优于完全性(缺血性)阻塞。当然,对以上各项预后的估计,都不是绝对的。例如是否能早期形成有效的侧支循环,是否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等,均直接影响预后。黄斑部出现水肿,短期内不有消退者,势必严重损害中心视力。特别是总干完全性阻塞,荧光造影见大片无灌液压区者,不仅致盲率高,而且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并发率亦高,预后晚为恶劣。

    柏-查综合征辨证论治

      1.中成药

      (1)丹参注射液,每次4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或用该注射液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可连用2%26mdash;3个疗程。

      (2)川芎嗪注射液,每次80~16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用l~2个疗程。也可用血栓通8-12毫升加0.9%生理盐水250毫升静滴,每日1次,连续3%26mdash;4周为1个疗程。

      (3)葛根素注射液,每次200%26mdash;400毫克加入10%葡萄糖250-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10~20日为1个疗程,可连用2%26mdash;3个疗程。

      (4)血平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5)丹参片,口服,每次3%26mdash;4片,每日3次。或用复方月参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

      (6)毛冬青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l-2次。

       2..单方验方

      (1)育阳潜阳通脉汤

      处方:生地黄、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枸杞子、白芍、沙参各12克,麦冬、山药、知母、黄柏、牛膝、丹参、赤芍、蝉蜕、木贼各10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

      (2)主方血府逐瘀汤

      处方:当归10克,生地黄2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柴胡6克,牛膝12克,川芎6克,桔梗10克,地龙干10克,玄参15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

      若头痛易怒,口苦尿赤,舌红者,加水牛角30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克、玄明粉10克。网膜出血量多,难吸收者,选加全蝎、水蛭、三棱、莪术等,以加强破瘀之力,但不可长期服用。头痛眼胀者,加石决明、钩藤。患者为年青人,且为炎症引起者,加金银花、紫草、连翘。目眩、胁痛者,加郁金、牡丹皮。

  •   预防:预防血栓的形成是预防此病的疾病措施。

      术前准备:病人术前除了一般的检查,还需作上消化道钡餐或内镜检查观察静脉曲张程度;超声、CT、MR2观察肝静脉、门静脉是否通畅,二者的空间位置关系;Dopplcr超声测量门脉流速;手术前一天先作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插管,作选择性门静脉造影,再经股静脉送金属导丝于肝静脉内并摄正、侧位片,以了解肝静脉与门静脉关系。

  • 柏-查综合征一般护理

      依血管受累多少、受累程度和阻塞病变的性质和状态等而殊不相同。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晚期病人,由于营养不良、蛋白丢失、腹水增多、消瘦,可出现典型的“蜘蛛人”体态。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2)∶1,年龄在2.5~75岁,以20~40岁为多见。

  • 柏-查综合征饮食原则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肝脾肿大的饮食并无特殊,足够的热量、适量的蛋白,丰富而全面的维生素,适量的纤维即可。炒菜宜清淡。 其次,饮食结构要合理。要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会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蛋白质饮食要包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

      另外,食量要恰当。肝病时消化功能减弱,食之过饱常导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脏负担。所以有人提出吃饭八成饱最好。暴饮暴食对肝脏、对胃肠功能都不利。

      肝脏疾病患者忌食:

      1、忌辛辣

      2、忌 烟

      3、忌 酒

      4、忌食加工食品

      5、忌滥用激素、抗生素

      6、忌乱用补品

      7、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8、忌高铜饮食

      9、忌生活不规律

      10、忌情志不畅

      11、忌劳累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柏-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由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的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又称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本征于1846年和1889年分别由Budd和Chiari报道。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肝脾肿大、腹水和下肢水肿。本征相对少见,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