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ascaris-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病原因是由于蛔虫进入乏特壶腹或胰管造成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而导致的一系列胰腺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类型常见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胰腺
    多发人群:发生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 愈 率:85%
    治疗周期:4-6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疾病症状:血性腹水,胰源性腹痛,蛔虫感染
    相关检查:胰腺B超,腹部CT,腹部平片
    并发症:胰腺脓肿,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药品:清胰利胆颗粒,西咪替丁片,清胰利胆颗粒
  •   一、发病原因

      是由于蛔虫进入乏特壶腹或胰管造成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而导致的一系列胰腺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类型常见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二、发病机制

      胰腺所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种形式,即有活性的消化酶和无活性的消化酶原或前体。前者包括淀粉酶、脂肪酶和核糖核酸酶,后者有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前磷脂酶、前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原和前羟肽酶等。正常条件下,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的作用下被激活,胰蛋白酶原首先被激活,形成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启动各种酶原活化的级联,活化后的各种消化酶对食物产生消化作用。蛔虫进入胰胆管后使胰液和胆汁流出受阻,胰胆管内压力升高,胰液中各种消化酶被激活,发生胰腺的自身的消化连锁反应,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磷脂酶A2、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脂肪酶或胰舒血管素和前羟肽酶。磷脂酶A2在少量胆汁参与下分解细胞膜的磷脂,产生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脑磷脂,它的细胞毒作用引起胰腺实质的凝固性坏死和脂肪组织坏死及溶血;弹性蛋白酶溶解血管弹力纤维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激肽释放酶可使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肿和休克;脂肪酶参与胰腺及周围脂肪组织坏死和液化。消化酶和各种坏死组织液可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而引起多器官损害,成为胰腺炎的致死和各种并发症的原因。新近研究表明,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中还有许多炎症介质参与,如一氧化氮、氧自由基、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可作用于胰腺炎的各病理环节,使胰腺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参与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内科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变化,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必要时重复B超、CT、X线检查;维持患者水电平衡,对于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给予解痉止痛治疗,无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可给予阿托品等,对重症疼痛患者加用哌替啶;同时要减少胰腺的外分泌,临床上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如禁食、胃肠减压、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减少胃酸分泌,同时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文献有报道称,生长抑素如奥曲肽等的使用可抑制各肿原因引起的胰液分泌,减少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为预防和控制并发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禁食期间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另外可给予中医中药治疗。

      2.内镜治疗 内镜取虫治疗已在国内外开展,Chinhn等报告33例病人用内镜取虫治疗,24例取得成功。但在合并结石、蛔虫移位胰管内和胰腺坏死时内镜取虫可能受限,可给予手术治疗。

      3.外科治疗 下列情况下必须考虑手术治疗。

      (1)诊断急性胰腺炎明确,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发展为急性腹膜炎。

      (2)蛔虫阻塞胰胆管需解除梗阻且内镜取虫不成功。

      (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未明,且不能排除其他非手术不可的急腹症需剖腹探查时。

      (4)并发胰腺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时间长且有破裂和出血的危险或脓肿需引流时。

      二、预后

      如果发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患者预后危重。

  •   实行粪便无害化,并养成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的好习惯。加强对易感人群的普查,特别在农村,如果发现人群蛔虫等寄生虫感染率超过60%时给予驱虫治疗,可以降a蛔虫型胰腺炎的发生。

  •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一般护理

      1、观察发热的类型及伴随症状。

      2、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若体温超过39℃,则给予降温处理。

      3、病人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的清洁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和褥疮发生。

  •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饮食原则

      养成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的好习惯。加强对易感人群的普查,特别在农村,如果发现人群蛔虫等寄生虫感染率超过60%时给予驱虫治疗,可以降低蛔虫型胰腺炎的发生。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ascaris-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病原因是由于蛔虫进入乏特壶腹或胰管造成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而导致的一系列胰腺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类型常见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