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先天性短食管

    短食管是指食管的长度较正常短,由于食管短,一部分胃体替代短缺的食管位于膈肌之上成为胸腔胃。病因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之分,先天性短食管是较为罕见的畸形。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食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1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胃食管反流症状,大便黑色,呛咳
    相关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螺旋CT
    并发症:支气管肺炎
    治疗药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  先天性短食管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短食管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形成短食管,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胚胎第5~6周继气管分离之后,管状食管已形成,随着胸腔的发育,食管也迅速拉长,胃随之下移,当移居膈下之后即被以后形成的横膈固定于膈下腹腔内。如这一过程发生障碍,胃体未能全部达到膈下,贲门部及部分胃体被固定于胸腔,食管长度短,形成先天性短食管和胸胃畸形。

      二、发病机制

      病理解剖所见,先天性短食管所合并的胸腔胃无浆膜,其血管来自胸主动脉,而从未位于腹腔的正常位置,因此与食管裂孔疝不同。短食管也常有食管内腔缩小改变。

  • 先天性短食管一般治疗

      先天性短食管西医治疗

    一、治疗

      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患儿早期经体位、饮食、药物、扩张术等治疗后可获得满意效果,当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将胸腔胃还纳回腹腔膈肌下水平,并将伴有狭窄的食管予以切除。

      1.非手术治疗

      (1)体位疗法:婴儿在哺乳时采取半坐位,哺乳后轻拍背,避免头低位和水平位,保持直立位或半坐偏右侧卧位,防止反胃呕吐。

      (2)喂奶少量多次,避免一次量过大,避免饮用刺激性强、酸度大的饮料。同时注意饮料温度,禁食冷饮。

      (3)给予解痉药和止酸药。

      (4)对有食管狭窄的患儿可行食管扩张术,必要时可反复进行。

      2.手术治疗

      适用于以下情况:经非手术治疗半年或1年后呕吐症状无好转,出现营养障碍,影响发育者;并发食管炎、溃疡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出现贫血;继发食管狭窄引起吞咽困难,经扩张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急性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出现休克体征时,可行急诊手术;由于误吸造成反复呼吸系感染。

      二、预后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  先天性短食管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 先天性短食管一般护理

     先天性短食管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 先天性短食管饮食原则

     先天性短食管饮食保健

     喂奶少量多次,避免一次量过大,避免饮用刺激性强、酸度大的饮料。同时注意饮料温度,禁食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