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气管先天性疾病

    出生后即呈现程度轻重不等的阻塞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可出现喘鸣,喂食困难,生长发育延缓。狭窄程度严重者吸气时锁骨上窝、肋间软组织和剑突下软组织凹陷,并发呼吸道感染时上述症状加重,X线气管断层摄片和内窥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气管造影术有加重梗阻的危险。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气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手术治疗
    治 愈 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70%
    治疗周期:3-5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 —— 50000元)
    疾病症状:气急,呛咳,发绀
    相关检查:CT检查,支气管造影,胸部CT
    并发症:气胸
    治疗药品:胸腺肽肠溶片,胸腺肽肠溶片,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
  •   一、病因

      胚胎学 食管和呼吸道在发生过程中均起源于胚胎原肠的前肠。原始食管位于呼吸器官的后方。原肠分前肠、中肠和后肠三个部分。在早期,原肠的头侧和尾侧均闭锁。胚胎发生的第3周末,原肠头侧的咽膜破裂,使前肠与口窝相通。随着心脏向下方移位,食管的长度迅速增加。胚胎发生第21~26日,前肠的两侧呈现喉气管沟,继而上皮生长形成食管气管隔,将食管与气管分隔开。如食管与气管未完全分开,两者管腔相通则形成食管气管瘘。食管气管隔向后偏位或前肠上皮向食管腔生长过度则形成食管闭锁。此外,在食管发育的早期,部分前肠细胞自食管分离出来,并继续生长,则可形成食管重复畸形,大多表现为靠近食管壁的囊肿,有的囊肿与食管腔沟通。

  • 气管先天性疾病一般治疗

      (1)气管狭窄

      狭窄程度较轻者施行气管扩张术可暂时改善症状,或经气管切开插入导管,短段气管狭窄或短段漏斗状狭窄可施行气管部分切除及对端吻合术。婴幼儿气管腔细小,术后粘膜水肿,可引致气管阻塞,手术死亡率极高,且长大后吻合口仍然较正常部位狭小。因此宜尽可能推迟到长大后施行手术治疗。

      (2)气管食管瘘-气管食管瘘修复术

      根据瘘管所在部位及其类型不同,手术过程也不同。通常,手术切口选在右胸部。切除含有瘘管的食道部分。缝合两断端。通常患儿身体状况很差,手术需分阶段进行:先行胃造口术,排空胃部,防止胃液经瘘管流入肺部;患儿被置于特护病房精心护理,直至他或她情况好转至足以承受瘘管切除及修复食道的手术。

      (3)气管闭锁或缺损

      狭窄闭锁或缺损切除对端缝合,气管瘢痕性狭窄长1cm左右者,做粘膜下瘢痕切除,粘膜断缘行“Z”形减张缝合。狭窄或缺损2~3cm者,切除狭窄端气管并行气管松解后对端吻合;仅前壁塌陷狭窄者,作塌陷的前壁切除,断端对缝。狭窄或缺损4~5cm者,切除狭窄或缺损处瘢痕组织并需作喉及颈段气管松解方能进行对端吻合。注意婴幼儿宜尽可能推迟到长大后施行手术治疗。

  •   1,预防:

      本病为一组先天性疾病,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 气管先天性疾病一般护理

      1.食疗方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不同年龄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完全一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饮食方面要作相应的调整。

      2.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并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按需喂奶。

  • 气管先天性疾病饮食原则

      1,食疗方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不同年龄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完全一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饮食方面要作相应的调整。

      一、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喂养问题:

      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吸吮能力一般均较差,易喘,并易呛到或者出现呕吐;因此,应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喂奶:

      1、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并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按需喂奶。

      2、分段喂食,一次不能喂太多,中间应给予休息及排气数次。

      3、喂奶最好抱着喂

出生后即呈现程度轻重不等的阻塞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可出现喘鸣,喂食困难,生长发育延缓。狭窄程度严重者吸气时锁骨上窝、肋间软组织和剑突下软组织凹陷,并发呼吸道感染时上述症状加重,X线气管断层摄片和内窥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气管造影术有加重梗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