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胸腔积液

    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存有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之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两层胸膜间的宽度约为10~20μm,内含浆液,约为每公斤体重0.1~0.2ml,通常无色、透明,起润滑胸膜作用,它的渗出和再吸收处于平衡状态。任何因素造成其渗出增加和(或)再吸收减少,即出现胸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胸腔积液。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外科
    疾病别称:胸液,胸水,胸膜渗出,胸膜渗出液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胸部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胸痛,呼吸困难,胸闷
    相关检查:CT检查,体位,涂片
    并发症:肺水肿,休克,贫血
    治疗药品: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Ala)注射液
  •   一、原因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25%)

      体循环静水压的增加是生成胸腔积液最重要的因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可使体循环和(或)肺循环的静水压增加,胸膜液体滤出增加,形成胸腔积液,单纯体循环静水压增加,如上腔静脉或奇静脉阻塞时,壁层胸膜液体渗出超过脏层胸膜回吸收的能力,产生胸腔积液,此类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0%)

      胸膜炎症或邻近胸膜的组织器官感染,肺梗死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胸膜,均可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细胞,蛋白和液体等大量渗入胸膜腔,胸水中蛋白含量升高,胸水胶体渗透压升高,进一步促进胸腔积液增加,这种胸腔积液为渗出液。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5%)

      肾病综合征等蛋白丢失性疾病,肝硬化,慢性感染等蛋白合成减少或障碍性疾病,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壁层胸膜毛细血管液体滤出增加,而脏层吸收减少或停止,则形成漏出性胸腔积液。

      4、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15%)

      壁层胸膜淋巴回流系统(主要为淋巴管)在胸腔液体回吸收中起着一定作用,当先天性发生异常或癌栓,寄生虫阻塞,或外伤造成淋巴回流受阻,则易产生高蛋白的胸腔渗出液。

      5、损伤性胸腔积液 (10%)

      外伤(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或疾病(如胸主动脉瘤破裂)等原因,胸腔内出现血性,脓性(继发感染),乳糜性胸腔积液,属渗出液。

      二、发病机制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体循环静水压的增加是生成胸腔积液最重要的因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可使体循环和(或)肺循环的静水压增加,胸膜液体滤出增加,形成胸腔积液。单纯体循环静水压增加,如上腔静脉或奇静脉阻塞时,壁层胸膜液体渗出超过脏层胸膜回吸收的能力,产生胸腔积液,此类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胸膜炎症或邻近胸膜的组织器官感染、肺梗死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胸膜,均可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细胞、蛋白和液体等大量渗入胸膜腔,胸水中蛋白含量升高,胸水胶体渗透压升高,进一步促进胸腔积液增加,这种胸腔积液为渗出液。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肾病综合征等蛋白丢失性疾病,肝硬化、慢性感染等蛋白合成减少或障碍性疾病,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壁层胸膜毛细血管液体滤出增加,而脏层吸收减少或停止,则形成漏出性胸腔积液。

      4、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

    壁层胸膜淋巴回流系统(主要为淋巴管)在胸腔液体回吸收中起着一定作用,当先天性发生异常或癌栓、寄生虫阻塞、或外伤造成淋巴回流受阻,则易产生高蛋白的胸腔渗出液。

      5、损伤性胸腔积液

    外伤(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或疾病(如胸主动脉瘤破裂)等原因,胸腔内出现血性、脓性(继发感染)、乳糜性胸腔积液,属渗出液。

  • 胸腔积液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通过治疗原发病或纠正胸腔液体漏出的原因使漏出性胸腔积液吸收或稳定。渗出性胸腔积液根据病因不同而处理有所差异,下面简述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化脓性胸腔积液3种常见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1、结核性胸腔积液

      1)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

      2)胸腔穿刺抽液:

      中等量以上积液需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可减轻或解除肺、心血管的受压症状,减少纤维蛋白沉着及胸膜增厚,降低或避免影响肺功能的可能,另外抽液治疗具有减轻结核毒性症状作用。抽液每次不宜超过1000ml,不宜过快、过多,以免造成胸腔压力骤降,出现复张后肺水肿。抽液过程中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四肢发凉,则考虑“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使患者平卧,密切观察血压等症状变化,必要时肌注尼可刹米(可拉明)0.375g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中毒症状,可加快胸腔积液吸收(缩短积液吸收时间)、减少胸膜增厚、粘连的机会。但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导致结核播散,必须谨慎应用。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前提下,主要用于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经抽液、抗结核治疗未有效缓解的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小剂量(15~30mg/d泼尼松)、疗程一般不超过4~6周,要求症状得到控制后尽早减量、停药。

      2、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系最常见的胸腔积液之一。其中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的转移是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

      1)全身性抗肿瘤化学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病变不仅局限于胸腔局部(除原发胸膜恶性肿瘤外),因此,对于全身性抗肿瘤化疗较为敏感的恶性肿瘤,如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经全身性化疗约1/3患者胸腔积液消失。

      2)胸腔局部治疗:

      ①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

      通常采用肋间切开引流尽可能将胸腔积液排空,经引流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如顺铂(顺氯氨铂)40~80mg、多柔比星(阿霉素)30mg、丝裂霉素10~20mg、博莱霉素60mg、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750~1000mg等,既有杀伤癌细胞作用,又可引起胸膜粘连。

      ②胸膜腔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

      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菌(cp),链球菌722制剂(沙培林0K-432)、胞必佳,IL-2、干扰素、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③胸膜粘连术:

      采用四环素(每次<2g)、滑石粉(每次<5g)、多西环素等粘连剂,使胸膜粘连、胸膜腔闭锁,阻止胸腔积液复发。对于胸腔内注射抗肿瘤药物或胸膜粘连剂,可同时注入利多卡因或地塞米松以减轻胸痛或发热,嘱患者在注药后2h内卧床休息并定时不断更换体位,以5~10min为宜,使药物能与胸膜或病灶广泛接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化脓性胸腔积液(简称脓胸)

    脓胸常继发于化脓性感染或外伤。感染病原体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结核菌、放线菌等。

      二、预后

      出现恶性胸腔积液,意味着患者已是晚期肿瘤,已无手术和根治性放疗机会,预后往往不佳,如不治疗,一般出现胸腔积液后数月死亡。

    胸腔积液辨证论治

     三、胸腔积液中医治疗

      控涎丹或十枣汤

  • 胸腔积液预防

      1、积极防治原发病。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患的一部分,因此积极防治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生活调摄。居住地要保持干燥,避免湿邪侵袭,不恣食生冷,不暴饮暴食,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得病后,及时治疗,避风寒,慎起居,怡情志,以臻早日康复。

  • 胸腔积液一般护理

    胸腔积液护理

      1、观察胸痛的程度,了解病人产生胸痛的原因及疼痛的性质。

      2、了解病人对胸部疼痛的控制能力,疲劳程度和应激水平。

      3、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部位、范围以及疼痛的程度。

      4、与病人共同寻找减轻疼痛的方法:

      5、给予舒适的体位,如端坐、半健侧卧位。

      6、避免剧烈咳嗽。

      7、有意识地控制呼吸。

      8、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9、指导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

      10、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收音机、看书、读报,并指导病人交替使用减轻疼痛的方法。

      11、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水、治疗原发病或使用镇痛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 胸腔积液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患的一部分,因此积极防治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当发病后积极的做好对症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2、饮食上注意适当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抽烟喝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过多的摄入水分。

      二、适宜食物

      1、宜清淡饮食;

      2、宜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3、宜高维生素饮食。

      三、不适宜食物

      1、忌高盐饮食;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油腻食物。

胸液,胸水,胸膜渗出,胸膜渗出液
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存有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之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两层胸膜间的宽度约为10~20μm,内含浆液,约为每公斤体重0.1~0.2ml,通常无色、透明,起润滑胸膜作用,它的渗出和再吸收处于平衡状态。任何因素造成其渗出增加和(或)再吸收减少,即出现胸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