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心厥

    心厥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晕厥。严重者在晕厥发作时可导致猝死,是最严重的类型。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是影响晕厥患者预后最关键的因素。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若出现晕厥应高度警惕猝死的危险。根据国外的报道,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死亡率(18-33%)要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晕厥患者(0-12%)或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6%)。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心脏疾病而非晕厥的类型决定的。多数心源性晕厥与体位无关(心房粘液瘤等一些特殊疾病除外),少有前驱症状,发作时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音微弱和相应的心电图异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脏病可分为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心血管内科
    疾病别称:心源性昏厥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5%
    治疗周期:1-3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4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呼吸困难,抽搐,头晕
    相关检查:心电图
    并发症:急性肺源性心脏病,高心病,甲亢性心脏病
    治疗药品: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复方丹参片
  •   心厥病因

      (1)心律失常

    正常人心动过缓时,如心率在35—40次/min以上;或心动过速时,如心率在150次/min以下,均不致使脑血流量减少,心率超出此范围,则影响脑循环和功能。直立位、脑血管病、贫血和冠状动脉缺血、心肌病或瓣膜病均会减少脑对心率改变时的耐量。

      下列心律失常为常见的病因:

      ①过缓性心律失常:

    完全性或高度心脏传导阻滞;或由不完全性转变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窦性停搏,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颈动脉窦过敏等。此外,由于迷走神经受刺激,如食管憩室、纵隔肿瘤、胆囊疾患、颈动脉窦疾患、舌咽神经痛、胸膜和肺受刺激等所致的反射性心动过缓,也是常见的病因。

      ②过速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心房扑动伴1:1传导,突然发作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③Q-T间期延长:

    包括后天性(与心肌疾患或缺血性心脏病有关)、家族性(伴有或不伴有耳聋)Q-T间期延长,左房室瓣脱垂综合征,缺钾,以及药物如奎尼了、酚噻嗪等所引起。

      ④心肌缺血,如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所致的心律失常。

      (2)急性心脏输出受阻

      ①主动脉瓣狭窄:

    高度瓣膜狭窄时,心输出量固定于一较低的水平,运动或激动时,常由于周围血管扩张,相对固定的心律,心输出量不能适应组织的需要。有时亦由于用力时,心肌和脑缺血,偶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这些均可造成脑缺血而导致昏厥。

      ②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即梗阻型心肌病。心脏收缩时,肥厚的心肌使流出道狭窄而阻碍心室喷射血液,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收缩加强,梗阻加重,还可能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更容易发生脑缺血和昏厥。

      ③心房粘液瘤或球样血栓:

    嵌顿于房室瓣口,使心输出量骤然中断或减少,导致昏厥。

      ④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由于心输出量相对固定,急性右心衰竭的发作可伴有昏厥。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如同肺梗死发生时一样,迷走神经反射参与作用。

      ⑤法洛四联症:

    如体循环血管扩张和可能伴有的右心室漏斗部痉挛,使右到左分流显著增加,产生动脉血缺氧,导致昏厥。

      ⑥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

    特别是伴有心源性休克时,心输出量锐减亦可导致昏厥。

  • 心厥一般治疗

      一、心厥西医治疗

      西医西药:吸氧,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拉明、多巴胺等药的应用。

    心厥辨证论治

      二、心厥中医治疗

    1.心阳虚脱证:

    面白,肢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心悸,晕厥或昏迷,脉微,血压显著降低。回阳固脱。参附汤加桃仁、红花、枣皮、干姜等。

      2.阴竭阳脱证:

    身热肢冷,汗出如油,或大汗淋漓,躁扰不安,气喘息微,皮肤干涩,心音微弱,血压下降,脉微而数或结或促。固阴回阳,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3.痰蒙心窍证:

    心悸,神志恍惚,躁动不安,或表情淡漠,意识朦胧,昏睡,或肢体抽搐,舌淡胖,脉促或滑。化痰开窍。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4.痰热动风证:

    心悸,胸闷,喘咳痰呜,痰稠色黄,躁动不安,抽搐,神昏谵语,舌质暗红,苔黄腻,脉促或弦滑。清热化痰熄风。黄连温胆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单方验方:

      (1)附片10g,枣皮15g,水煎急服。

      (2)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注或静滴。

      针灸疗法:取人中、太冲、内关、涌泉、素髎、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补法,亦可艾灸百会穴等。

  • 心厥一般护理

      心厥护理

      1.平卧,不用枕头,注意保暖,应尽量减少搬动。

      2.积极治疗胸痹、厥心痛、心衰等原发病。

  • 心厥饮食原则

      心厥饮食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心源性昏厥
心厥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晕厥。严重者在晕厥发作时可导致猝死,是最严重的类型。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是影响晕厥患者预后最关键的因素。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若出现晕厥应高度警惕猝死的危险。根据国外的报道,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死亡率(18-33%)要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晕厥患者(0-12%)或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6%)。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心脏疾病而非晕厥的类型决定的。多数心源性晕厥与体位无关(心房粘液瘤等一些特殊疾病除外),少有前驱症状,发作时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音微弱和相应的心电图异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脏病可分为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