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粟疮

    粟疮是与椒疮相似,其主要症状是眼睑内发生色黄而软的粟粒状的病变 。每与椒疮(砂眼)同时发生,沙涩痒痛。重症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诱发翳 膜而影响视力。皮肤粟疹或眼睑内生粟之病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治 愈 率:60--80%
    治疗周期:7--14天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口角生疮,点状痤疮,丘疹性痤疮
    相关检查:
    并发症:发作性睡病,金疮,副鼻窦炎
    治疗药品:复方片仔癀软膏,复方蛇脂软膏,痔疾洗液
  • 粟疮疾病病因

      该病多因表虚受风,火邪内郁,风火相结,郁阻肌肤而成。症见遍身出疹如粟,色红作痒,搔之成疮。日久血气内耗,皮肤失养粗糙,厚如蛇皮。

  • 粟疮辨证论治

    粟疮中医治疗

    经湿热壅阻型

      【证见】 眼痒涩疼痛,眵泪胶粘,胞睑浮肿,睑内及白睛红赤;颗粒色黄,周围红赤。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利湿祛风。

      【方药】

      1.主方除风清脾饮加减

      处方:参见“椒疮”脾胃湿热型方药。

      2.中成药参照“椒疮”中成药。

      脾虚湿困型

      【证见】 眼痒涩不适,胞睑微肿,睑内颗粒半透明,经年未消。舌淡苔薄白,脉缓。

      【治法】 健脾除湿。

      主方五皮散(华佗《中藏经》)加减

      处方:桑白皮10克,茯苓皮12克,陈皮6克,生姜皮8克,蝉蜕6克,荆芥10克,薄荷6克,白术10克,太子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

      (1)参苓白术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小儿酌减。

      (2)金菊五花茶冲服,用法参照“针眼”之脾胃伏热型中成药。

  • 粟疮饮食原则

    粟疮饮食保健

    注意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粟疮是与椒疮相似,其主要症状是眼睑内发生色黄而软的粟粒状的病变 。每与椒疮(砂眼)同时发生,沙涩痒痛。重症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诱发翳 膜而影响视力。皮肤粟疹或眼睑内生粟之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