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节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虽不明了,根据多数病例分析,似与感染或接触毒性物质有关,但未发现病原体。
(二)发病机制
体液免疫正常或增强,IgM、IgA及IgG多增高。在急性期肉芽肿周围和内部主要为T辅助淋巴细胞浸润,病灶消退后,T淋巴细胞减少,但存留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抑制细胞。
病理特征是没有干酪坏死的慢性肉芽肿炎症。任何器官皆可被侵犯,但以肺部病变最多见。在两肺皆可见多数粟粒大小的肉芽肿,从数毫米至1~2cm,很似结核性肉芽肿,病灶中央可见呈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Langerhans巨细胞)。周边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肉芽肿内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可释放各种介质如IL-1、IL-2、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以维持此肉芽肿。在病变活动期,肉芽肿中及周围的淋巴细胞多为辅助性T(CD4 )。病变消退后可恢复为正常组织。但约有20%在肉芽肿周围发生纤维化,肺部病变在肺实质的周缘部分可见细小囊肿。本病肉芽肿中的巨噬细胞可产生1,25-(OH)2-D3。此类具有维生素D2活性的物质一般由肾脏产生。由于过量活性维生素D的产生,本病可见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
小儿结节病一般治疗
小儿结节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症状减轻,尤其对于控制眼部症状、肺部症状和降低血钙起到较好的作用。服用泼尼松(强地松)40mg/m2或甲泼尼龙(强地松龙)1mg/kg,分3次口服,用药后皮疹消失较快,血钙明显下降,肾功能逐渐恢复,尿钙消失。对于肿大的淋巴结、肝、脾和关节肿痛亦可起到减轻和缓解的作用。
治疗过程中应观察呼吸功能和血沉等的变化,以判断疗效。缓解后逐渐减量,用最小有效量1次/d,口服,共维持半年左右。
病程多迁延,预后难以预测,即使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见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的现象,经数月或数年后可自然缓解或完全恢复。也有反复发作,病情逐渐进展而发生肺纤维化,有眼部症状的可发展为葡萄膜纤维化,甚至失明。个别病人可发生肾钙质沉着症。
(二)预后
轻症可恢复正常,重症造成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影响预后。
小儿结节病预防
病因不明。重点应预防感染和防止接触毒性物质。
小儿结节病饮食原则
小儿结节病饮食保健
最好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