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小肠扭转

    小肠扭转是指小肠袢沿其肠系膜纵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扭转超过180°,使扭转肠袢的两端及肠系膜血管均受压,肠管发生完全的或部分的闭塞和血运障碍,从而形成闭袢性绞窄性肠梗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胃肠外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青壮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30000元)
    疾病症状:恶心,粪样呕吐物,粪便嵌塞
    相关检查:口服法小肠造影
    并发症:休克
    治疗药品:西沙必利片,维生素B1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   一、发病原因

      1.解剖异常 肠系膜过长及肠系膜未固定于后腹壁者,致使肠袢活动度较大,多发生扭转,多为先天畸形,小肠的Meckal憩室、小肠的旋转不全,都是肠扭转的原因,但也有一些病例无明显原因。先天异常可能存在种族差异,至少各国发病率有明显的不同,如前苏联、芬兰、波兰较多见,而英美却少见。如先天性小肠旋转异常,肠袢两端间的距离因解剖异常或炎性粗糙而过短,肠系膜因有炎性粘连而致系膜根部有缩窄者;肠袢因索带状的粘连而固定于腹部的某一点者,亦可引起肠袢扭转。

      2.诱发因素 小肠扭转除上述因素外,还需诱发因素才能促使扭转形成,主要为肠袢的重力作用或体位的突然改变所造成的梗阻性因素。在我国,农村中肠扭转发病率较高,这是与食物中纤维素过多和餐后劳动有关。饱食后肠管重量增加,促使肠蠕动加强。当餐后立即参加剧烈劳动,身体前俯时,由于重力而下垂的肠袢向某一方向旋转产生轻度扭转,而当身体突然直立时,由于惯性关系肠系膜继续旋转而加重了扭转的程度,便可产生急性完全性肠扭转。食物中纤维残渣过多,肠腔中因便秘及蛔虫团块等的积滞而重量明显增加。

      小肠扭转对肠梗阻发生取决于受累肠袢的长度,如扭转的肠袢短小,管腔极易梗阻;扭转的肠袢较长,肠袢的扭转可不明显,亦不发生梗阻症状。

      二、发病机制

      小肠梗阻的儿童患者多为肠道发育畸形所致;成年患者多继发于一定的病理基础之上,如手术后局部的粘连、肠系膜肿瘤、系膜过长等,小肠扭转多为顺时针方向,通常超过270°。小肠扭转发生后是否有肠梗阻的表现还与发生扭转的肠袢长短和扭转的度数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扭转的肠袢短小时更容易出现梗阻,而肠袢较长时,一般需要扭转180°~360°以上时才会造成梗阻。小肠扭转发生后其系膜也随之发生扭转,肠系膜血管被扭曲压迫,影响肠袢的血运,容易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

      扭转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后者有时可自行回复,也可能发展为完全性。扭转可涉及部分小肠或全部小肠,也常见于乙状结肠。扭转使系膜绞窄,先压迫静脉,回流受阻,组织充血水肿;继而发生动脉供血障碍。肠管早期肿胀,呈紫红色,颜色逐渐转暗,最后成为黑色,失去弹性和光泽,并有血性渗出及臭味。肠腔有较多血性液。肠系膜水肿增厚,可有出血。

  • 小肠扭转一般治疗

      一、治疗

      在病程的早期可先试行非手术疗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病情较重或有腹膜刺激征,则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全身情况好,血压、脉搏基本正常的早期扭转;②无腹膜刺激征或经初步非手术疗法明显好转者;③X线片上无肠穿孔坏死征象者。对年老体弱不宜接受手术、无绞窄的扭转,也可以试用。

      (2)方法:除常规进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抗生素等基本治疗外,还可选用以下方法。

      ①颠簸疗法:病人取膝肘(掌)位,加大膝肘间的距离,充分暴露下腹。术者立于病床一侧,或将担架放在地上,虚骑于病人之上,两手合抱病人腹下,然后抬起腹部突然放松,逐渐加大颠簸幅度。如果腹胀明显,可将腹部左右摇晃,上下反复颠簸。重点在脐部和脐下部。一般一次连续施行3~5min后休息片刻,至少要连续施行3~4次。通常在1~2次颠簸后即有轻松感,症状可减轻。如颠簸后无便意,可给少量肥皂水灌肠,以刺激肠蠕动。

      ②推拿疗法:病人取仰卧位。先在腹部涂以滑石粉,再以轻柔手法由剑突向右下腹方向抚摸2~3min。然后进行绕腹周推拿,但一定要与扭转方向相反,否则可使扭转加重。手法可由轻逐渐加重,但不可过大,有效时腹部的抵抗感减轻乃至柔软,此时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也有明显的气过水音。推拿时可根据需要改变病人体位,重点推拿有触胀感的部位。如腹壁张力过大,可取胸肘(掌)体位,以使之放松。经推拿10~20min如无便意,可让病人起床活动,间隔1~2h,再推拿1次。若有效,则有大量稀便排出,腹部体征也随之减轻或消失。

      2.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重,已有腹膜刺激征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在积极的术前准备后早期手术。金凌应等研究了107例小肠扭转发病时间与病死率的关系,发现小肠扭转2h内施行手术者,病死率0%;扭转6h以上施行手术者,病死率约35%;随着时间的推延,病死率逐渐升高。

      手术进腹后首先将因扭转而膨胀的肠袢挽出切口外,仔细检查其系膜扭转的方向和扭转程度,并判断肠袢的生机,再依据其肠管的生机决定手术方式。有两种基本术式:

      (1)小肠扭转复位术:复位前先行减压,一方面可避免膨胀的肠袢在复位时发生破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肠内容物中毒素吸收。复位时将扭转的肠袢按其相反方向回转复位。复位后如肠管血运恢复,无坏死,则需进一步解决复发的问题;如移动性盲肠可固定于侧腹壁,乙状结肠过长部分折叠固定于降结肠内侧。

      (2)肠切除吻合术:确定肠袢已坏死无疑,应先阻断已坏死肠管的血管,再行复位切除,以阻止肠腔内毒性物质吸收。肠切除术后所留小肠过短时将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短肠综合征。因此,需要作小肠广泛切除时应持特别慎重的态度,尽可能多地保留哪怕1cm的小肠。如病人情况尚好,可做一期肠切除吻合。

      二、预后

      肠扭转是各类肠梗阻中较严重的一种,病死率可高达15%~20%以上。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   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告诫人们避免饱餐后立即进行体力劳动,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应设法通便并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对肠蛔虫症、巨结肠症等,应予以早期治疗。

  • 小肠扭转一般护理

      1.避免饱餐后立即进行运动。

      2.多吃水果蔬菜,避免便秘。

  • 小肠扭转饮食原则

      平时吃清淡的、易消化的东西,吃饭要定时定量。另外,可去药店抓些健胃的药喝,适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