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水蛭咬伤

    本病是指因水蛭吸附人体皮肤吸血引起的伤害。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外伤科
    疾病别称:蚂蟥咬伤,蚂蜞咬伤,水蛭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常在水中作业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5%
    治疗周期:1-2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600元)
    疾病症状:阴道出血,蠕动感,风团
    相关检查:肝功能
    并发症:过敏性休克
    治疗药品: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用硫代硫酸钠,金钱草颗粒
  •   一、发病原因

      因水蛭吸附人体皮肤吸血引起。

      二、发病机制

      水蛭的口吸盘吸着皮肤吸血时,能分泌一种含有水蛭素(hirudin)和组胺样物质的唾液。前者能阻止血液凝固,后者能使血管扩张,但其真正性质尚不明。

  • 水蛭咬伤一般治疗

      一、治疗

      治疗本病的方法各地不一。吸附在皮肤上的水蛭不可强力拉下,否则易招致其口器残留皮内,引起流血不止。一般常用烟油或食盐放在水蛭体上,可使其松开吸盘,自行脱落。加热或涂乙醇亦可收同样效果。若水蛭进入鼻腔或阴道,可涂以青鱼胆、蜂蜜或香油等,待水蛭伸出体外时将其除去。亦可用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加0.1%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塞入鼻腔内,几分钟后即可取出失去活动力的水蛭。

      二、预后

      偶有过敏性休克发生。

  •   应加强宣教,使群众知道水蛭的生活史,不饮生水,不在池塘内洗脸。有人试用血块与美曲膦酯(敌百虫)混合放于稻田内(四角各一块,中间一块),则当水蛭附于其上后,可以致死。

  • 水蛭咬伤一般护理

      1.水蛭若已吸附在皮肤上,切不可用手强拉,以免吸盘断在伤口内引起流血不止。

      2.采取如下办法取出水蛭:

      (1)用手掌或鞋底连续拍击虫体,水蛭可白行退出脱落。

      (2)取食盐或浓醋、白酒、旱烟油置于虫体表面,数分钟至10余分钟,水蛭可自动退出。

      (3)水蛭进入阴道、鼻腔、尿道时不要惊慌,也不可用手强行拉出,可在局部涂蜂蜜、香油或青鱼胆,水蛭会自动退出体外。亦可用2%普鲁卡因加1%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塞入阴道或鼻腔内或用浓盐水灌注,几分钟后水蛭失去活力然后取出。

      3.被水蛭咬伤的皮肤涂搽消炎药,以防继发感染。

  • 水蛭咬伤饮食原则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