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指急性额窦炎、额部感染性等外伤使细菌经额部板障静脉或颞前板障静脉流入上矢状窦内,引起上矢状窦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外科,血管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
    多发人群:无特殊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 愈 率:65%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恶心与呕吐,盗汗,烧伤创面焦痂提前潮解、脱落或出现虫咬样变化
    相关检查:颅脑CT,颅脑MRI
    并发症:骨髓炎,帽状腱膜下脓肿,硬脑膜外脓肿
    治疗药品:头孢氨苄,头孢氨苄,双香豆素片
  •   一、病因:

      急性额窦炎、急性额骨骨髓炎、帽状腱膜下脓肿或额部感染性外伤,细菌经额部板障静脉或颞前板障静脉流入上矢状窦内,可引起该窦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硬脑膜外脓肿亦可导致本病。

      病理改变视病因及感染途径而异。由额窦筛窦炎症和额骨骨髓炎引起者,因血流顺向,可由细菌或带菌血栓随血进入矢状窦内,发生脉管炎,内皮脱落,因血流缓慢而形成血栓。右侧耳源性乙状窦血栓可逆血流蔓延至上矢状窦,但发生较慢。血栓先为壁性,由小到大,乃至全段静脉窦栓塞。因矢状窦接收双侧大脑半球顶叶的浅静脉血流,故感染性血栓可扩散到双侧皮质,形成多发性局灶脑炎或浅层脓肿,并引起脑膜炎、硬脑膜下脓肿等。经过及时治疗,若感染能被控制,炎症停止发展,血栓机化逐渐吸收,血液又可沟通。壁性血栓吸收较快,尤易恢复血运。

  •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大量抗生素注射,如新型青霉素、先锋霉素、林可霉素等。及时行额窦根治术,清除额部腐骨。对硬脑外脓肿或帽状腱膜下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并彻底冲洗胺腔。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所并发的脑脓肿皆很表浅,经CT扫描定位可行穿刺引流,有脑水肿者可用高渗降颅压药。

  •   一、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一般护理

      一、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忌辛辣刺激食物。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不吃腌制的食物,不吃病死禽畜。

      4.控制食用盐和调料的摄入,少吃深加工食品。

      5.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饮食要定时、定量,进食时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

  •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饮食原则:

      1、饮食宜清淡多汁,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忌食辛辣、肥腻之物,如辣椒、花椒、大蒜、胡椒等。

      2、经常食用大量新鲜水果、蔬菜、生坚果、植物籽、大豆制品及全谷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3、宜多食用生姜,可促进血液循环、净化血管、稳定血压。

      4、多喝银杏茶水,可以改善微循环及大脑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

      5、禁止食用任何乳制品、煎炸食物、盐腌食物及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