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硬皮病样疾病(scleroderma-like disorders)包括嗜酸性筋膜炎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eosinophilia-myalgia syndrome,EMS),病人表现为硬皮病样皮肤改变,同时伴有肌痛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致病因子被怀疑为L-色氨酸。经治疗可缓解,除少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病人可遗有周围神经病变外,一般预后较好。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风湿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嗜酸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肌肉,免疫系统
    多发人群:女性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3-6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低烧,乏力,呼吸困难
    相关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数,心电图,心肌酶
    并发症:
    治疗药品: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研究发现L-色氨酸中含有微量色氨酸二聚物,这种化学物质是否就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的致病因子或者还有另一种尚未识别的物质在起作用,目前还不清楚。1990年L-色氨酸产品被取消销售。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一般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西医治疗

      (一)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对早期病例有一定疗效。常用泼尼松每天30~60mg,并根据临床症状、血沉和嗜酸粒细胞计数改善情况逐渐减少用药剂量。多数经治疗后,自第1、2周开始有不同程度改善。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可改用最小量维持及隔天用药法维持治疗3~6个月。

      2.丹参注射液 16~20ml(2ml合生药4g)加入低分子右旋醣酐500ml静脉点滴,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3~6个疗程,常有较好疗效。

      3.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缓解关节、肌肉酸痛有辅助作用。

      4.结缔组织形成抑制药可酌情采用秋水仙碱,每天1~1.5mg,分2~3次口服,10天1个疗程,共3~6个疗程。青霉胺每天0.25~1.0g或中药亚细亚皂苷(积雪甙)等。

      5.物理疗法对有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应嘱加强体疗并辅以物理治疗。

      (二)预后

      本病经治疗可缓解,除少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病人可遗有周围神经病变外,一般预后较好。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预防

      在使用保健品时需要谨慎采用L-色氨酸药物。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饮食原则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竹笋,鲤鱼,糯米,公鸡。(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嗜酸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症
硬皮病样疾病(scleroderma-like disorders)包括嗜酸性筋膜炎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eosinophilia-myalgia syndrome,EMS),病人表现为硬皮病样皮肤改变,同时伴有肌痛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致病因子被怀疑为L-色氨酸。经治疗可缓解,除少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病人可遗有周围神经病变外,一般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