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三高症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加剧血压升高。所以,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糖尿病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治 愈 率:对症治疗为主,治愈率65%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20000元
    疾病症状:
    相关检查:
    并发症:
    治疗药品:薯蓣皂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
  • 三高症疾病病因

      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 三高症一般治疗

    三高症西医治疗

      高血压的控制目标值

      1、原则上应将血压将到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小于140/90mmHg。

      2、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目标值应小于130/80mmHg?br />3、根据临床试验已获得的证据,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但不应低于65-70mmHg。

      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 :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误区之二 :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误区之三 :不懂装懂自行治疗。

      误区之四 :不依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标。

      误区之五 :单纯降压,不做综合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对象

      1、高血压2级(血压等于或大于160mmHg)或以上患者。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患者。

      3、凡血压持续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

      4、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角度,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高血糖的治疗

      高血糖病人要注意控制饮食,低糖低盐,加强锻炼,如果过段时间再查血糖还是高,也应考虑用降血糖的药。高血糖的治疗一般包括合理运用高血糖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使糖代谢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HbA1c<7.0%或6.5%;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8mmol /L,餐后2h血糖8~10mmol/L,HbA1c<9.0%;超过上述值为血糖控制差。

      高血脂的治疗

      高血脂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和基因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应根据患者的血浆 LDL-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情况而决定。而且,降脂治疗的目标亦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般而言,危险因素越多,则对其降脂的要求就越高(即目标血脂水平越低)。

      对于已有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血脂降到较为安全的水平。这是因为降脂治疗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同时,还可降低其心脏病的发生率,并可减少由此所致的病死率。

  • 三高症预防

    定期体检,可有效防治富贵病的发生。

      预防“富贵病”对人们的侵害,一要告别不良嗜好,杜绝烟、酒;二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低盐、低糖、低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要向“八分饱,活到老”这样做;三是减少都市紧张生活节奏,调整生活、工作方式,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四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跑步),以提高身体素质,抵抗疾病侵袭。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锻炼时间不宜太短,更不宜太长。时间太短,热量消耗不够,当然动总比不动好,哪怕只是动动胳膊、松松筋骨也是有益的。锻炼时间太长,则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或学习。总之,锻炼应该定期、定时为好,而且不能过度,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自古以来的道理,永远都是有用的。

      真正富裕的人、文明的人,是很警惕“富贵病”的。几位八十来岁的老朋友他们精神好,身体好,身材也不错。他们介绍健康和长寿的经验,多运动、戒烟酒、想得开之外,还都谈到吃饭只能“七分饱”、“八分饱”。这些寿星都不愁吃喝,却要“饿”自己。问其原因,他们说,饮食之道,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家常简单。好吃的东西是诱人,但肚子是自己的,命是自己的。他们还总结出了一个健康规律,在此不妨与大家分享,那就是:腰围越长,疾病越多,寿命越短。

  • 三高症一般护理

    三高症护理

      高血压病

      一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人在情绪波动,出现大喜大悲时,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心跳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此反复,血压升高,便会引起高血压病。

      二是生活要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 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做到劳逸结合,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要有1~2小时的活动时间。

      三是合理饮食,避免肥胖。合理的饮食是指高纤维素、低盐及低脂饮食,应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等,以免引起肥胖。严格控制食盐的用量,每天以4~6克为宜。钙剂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多食用含钙较高的食物,例如:牛奶、虾皮、萝卜、蜂蜜等。

      四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对预防高血压病有积极的作用。可根据各自的情况不同,选择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做一项运动都要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可见效。

      此外,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常听听优美的音乐,能使心情舒畅,身心得到放松,从而避免因过度紧张而使血压升高。如果已患高血压病,经自我调节治疗无效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合理用药来控制高血压病。

      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关键是做到“多懂少吃勤运动,精神放松少得病”。

      多懂,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预防措施多懂一点;

      少吃,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是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要少吃,要科学合理地吃,不要胡吃乱吃;

      勤动,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再加上锻炼,身体就不至于过胖,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

      精神放松,是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一个好的心态对预防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四个要点希望大家能切实做到并长期坚持,糖尿病就不会来“侵扰”你了。

      高血脂症

      一是合理调节饮食结构,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等),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水果、蔬菜、面包和谷类食物等)。

      二是改善生活方式

      (1)减肥,肥胖就是脂肪过剩;

      (2)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可引发和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3)控制饮酒。少量饮酒对身体有利,多饮则有害。酒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

      (4)进行有氧运动(慢跑等)

      三是经合理调节饮食结构和改变生活方式,高血脂不能有效控制时,要合理服用降血脂药物,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

  • 三高症饮食原则

    三高症饮食保健

      (1)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2)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

      (3)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25%。

      (5)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3000ml,促进尿酸排出。

      (6)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5克。

      (7)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8)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9)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10)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加剧血压升高。所以,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