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壅积者居多(占50%),该情况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其他原因有
①先天异常:如先天性腹膜束带压迫牵拉而阻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远端先天性狭窄或闭塞,环状胰腺压迫十二指肠降段;十二指肠发育不良产生的巨十二指肠,以及十二指肠因先天性变异而严重下垂,可摺拗十二指肠空肠角而使之关闭,从而产生壅积症。
②肿瘤: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如肾脏肿瘤、胰腺癌、淋巴瘤;十二指肠的转移癌,邻近肿大的淋巴结(癌转移)、肠系膜囊肿或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
③十二指肠远端或近端空肠浸润性疾病和炎症;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ohn病以及憩室炎性粘连或压迫引起缩窄等。
④胆囊和胃手术后发生粘连牵拉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粘连、溃疡、狭窄或输入袢综合征。
⑤其他先天性畸形:十二指肠倒位、胆囊十二指肠结肠索带所致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前门静脉;法特氏壶腹位置异常(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第三部)。
十二指肠横段位于腹膜后,从右至左横跨第三腰椎和腹主动脉,其前方被肠系膜根部内的肠系膜上血管神经束所横跨。若两者之间的角度过小,可使十二指肠受压。肠系膜上动脉一般在第一腰椎水平处分出,与主动脉呈30°~42°角。此外,下列5个因素也是引起机械性梗阻的原因:
①肠系膜上动脉过长、过短;
②肠系膜上动脉变异,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部位过低或分出时角度狭窄;
③异常粗大的静脉横压在十二指肠前方;
④脊柱前凸畸形使十二指肠占有的空隙减少;
⑤瘦长型或内脏下垂者肠管重量牵引肠系膜根部。
肠系膜血管的解剖位置示意图
十二指肠壅积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处理。急性发作期给予静脉营养包括脂肪乳剂,鼻饲管减压和抗痉挛药物治疗急性胃扩张。平时宜少量多餐,餐后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如内科保守治疗不明显,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选用:①游离十二指肠韧带;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③十二指肠复位术。
十二指肠壅积症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肝气犯胃型:
症见:胸胁不舒、嗳气、恶心、呕吐、纳少、心烦易怒、舌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宜疏肝理气,消滞和胃。
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
白芍15g,柴胡、延胡索、枳实、青皮、制半夏、苍术、白豆蔻各10g,
制香附、神曲各10~15g,厚朴6~10g,甘草5g,生姜3片。
胃中积热型:
症见:食后脘腹胀闷,伴有灼痛,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吞酸嘈杂,呕吐宿食酸臭,纳呆心烦,便秘或溲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宜清胃泻热,和中降浊。
方用竹茹汤加减:
竹茹、姜半夏、栀子、郁金、陈皮各10g,枳实、大黄、黄芩各6~10g,赭石(先煎)12~20g,黄连3~6g,甘草6g。
胃滞食积型:
症见:胃脘胀满疼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腐、便溏不爽、舌暗红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宜消食导滞,化积和胃。
方用保和丸合枳术导滞丸加减:
制半夏、枳实、炒白术、青皮、陈皮、连翘各10g,茯苓、焦山楂、炒六曲、炒莱菔子各15g,
川厚朴6~10g,大黄3g,甘草5g。
一、预防
平时宜少量多餐,餐后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
十二指肠壅积症一般护理
一、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十二指肠壅积症饮食原则
1、 红茶5g,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闷盖10分钟后,调入蜂蜜与红糖适量,趁热饭前顿服,每日3剂。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2、 鲜藕汁一小杯,加水适量,煮沸,加三七粉适量与生鸡蛋1个,调匀制成汤,可加少量盐和油佐餐,每天2次。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瘀血者(胃部刺痛,舌上有瘀点等)。
3、 鲜白萝卜500g,洗净切成丁,放沸水内煮熟捞出,晾干再放锅内加蜂蜜150g,以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食之。适用于慢性胃炎、腹胀、反胃、呕吐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