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曲霉球是一种曲霉寄生于肺部空洞内,菌丝及细胞残渣等在空洞内形成一种球体。除曲霉外,毛霉、彼伊德霉样真菌和念珠菌等偶然也可引起类似病变,但曲霉是最常见的,曲霉只以菌丝的形式生长,菌落颜色多样。呈绒状或絮状,比较稳定。
(二)发病机制
曲霉球最常发生于已经存在的肺空洞内,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结节病、组织胞质菌病、强直性脊柱炎、恶性肿瘤等疾病形成的肺空洞,偶尔见于胸膜腔特别外科瘢痕或胸膜粘连形成的腔隔内。曲霉入侵和植入空洞,属于腐物性寄生,仅伴轻微的组织侵犯。生长在空洞内的曲霉球其引流和血供较差。曲霉球本身由曲霉丝缠绕包裹而成。曲霉生长于洞壁,好侵犯局部结构特别是血管,但很少侵犯肺实质或经血管扩散。少数情况下曲霉球可以改变其良性慢性过程而变为侵入性的,甚至可以致命。关于曲霉球的生命周期,有研究表明其早期向腔内生长,最终出现X线上的球形阴影,其中曲霉或为活菌,亦可以有死菌。转归取决于活菌和死菌何者占优势,若局部环境不利于曲霉生长,曲霉最终液化和咳出。死亡曲霉的残留球形病灶偶有钙化。
另有一类患者肺部原无空洞,初起仅为局部肺组织的不规则浸润,边缘模糊。然而随病情发展不规则浸润渐成圆形,边缘变得清楚并形成空洞,产生曲霉球。此类型极少见,目前研究亦少。
曲霉球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由于曲霉球的自然病程难以预计,不同处理措施(不用药、内科药物治疗、外科切除)的指征颇多争议。除疾病本身外,治疗措施尚应结合基础疾病综合考虑,因此治疗应当个体化。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进行医学观察。有症状、但不适宜或拒绝手术者可试用药物治疗。据认为现有抗真菌药物中仅有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有效。前者亦有人推荐采用空洞内注射疗法。手术切除是惟一根治治疗,适用于反复咯血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时。据报道,围术期应用两性霉素B可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倘若患者肺功能受损不能胜任手术时,为控制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是非常有效的治疗,但远期疗效尚欠理想。有人称放射治疗促使曲霉球周围血管闭塞有助于止血,但未得到公认。
(二)预后
5%~10%曲霉球病人因大咯血致死。然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其基础疾病是影响生存的最重要因素。
曲霉球饮食原则
曲霉球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