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系指肺泡的换气量不能适应组织代谢水平的需要,结果肺泡中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但临床上有意义的通气不足综合征,其PaCO2一般高于6.67kPa(50mmHg)。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疾病别称:肺泡换气不足综合征,肺泡通气低下综合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5%
    治疗周期:1-3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疾病症状:神志淡漠,头痛,疲劳
    相关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
    并发症:
    治疗药品:金荞麦片,硫酸特布他林片
  •   (一)发病原因

      临床上许多疾病可导致慢性肺泡低通气,常见于:①呼吸感受器疾病:颈动脉体功能障碍及创伤、代谢性酸中毒。②脑干疾病:延髓脊髓灰质炎、脑梗死、颅内新生物、脱髓鞘疾病、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剂,麻醉剂)、原发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③脊髓、周围神经和呼吸肌疾病: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疾病、外周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慢性肌病。④胸廓疾病:肥胖-低通气综合征、脊柱后侧凸畸形等。⑤肺和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纤维化、咽和气管阻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

      低通气综合征,虽然基础病因不一致,但其基本的临床特征相似,即由于肺泡低通气导致了肺泡和动脉血PCO2的升高。肺泡PCO2和PaO2之间存在着某种逆相关关系,肺泡PCO2的增加必然导致肺泡PO2下降,因而产生动脉低氧血症。这种典型的病理生理改变,好发在夜间睡眠中,呼吸驱动进一步降低时更为明显。

  •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原发病治疗 治疗本征的主要措施。

      2.呼吸兴奋剂 对服用镇静剂或吸氧之后诱发的本征更适宜。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祛痰药物。

      4.氧疗 鼻导管吸氧或呼吸机正压通气。

      5.纠正酸中毒 对伴有呼吸性酸中毒,特别是混合型酸中毒者,可用氨丁三醇(THAM)纠正。

      6.碳酸酐酶抑制剂 如乙酰唑胺(醋氮酰胺),可用于慢性病例,但在急性期有二氧化碳麻痹时禁用。

      7.对症处理非膈肌或膈神经病变引起的可用膈肌起搏,肥胖者应减肥。

      (二)预后

      本征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有关。

  •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一般护理

      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有心衰者应纠正心衰。

  •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饮食原则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肺泡换气不足综合征,肺泡通气低下综合症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系指肺泡的换气量不能适应组织代谢水平的需要,结果肺泡中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但临床上有意义的通气不足综合征,其PaCO2一般高于6.67kPa(5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