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又称为Löffler综合征(Löffler’s syndrome)。其特点为游走性肺部浸润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肺部症状轻微,多数仅有轻咳,病程呈自限性,常于3~4周内自行痊愈。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液科,呼吸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病因治疗
    治 愈 率:30-40%,对症治疗为主
    治疗周期:2-5年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
    疾病症状:咽部异物感,乏力,胸闷憋气
    相关检查:痰液寄生虫和虫卵,痰液细胞分类,胸部平片
    并发症: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治疗药品:头孢泊肟酯胶囊,头孢泊肟酯胶囊
  •   一、发病原因

      本症很可能为寄生虫感染和药物反应引起的肺泡一过性变态反应,但约有1/3患者未能查出病因。本病在某些地区呈季节性流行,故推测环境中过敏物在某些地区亦为可能的病因。

      寄生虫中蛔虫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蛔虫体多种物质有很强的抗原性。实验证明,进食蛔虫卵后,幼虫移行至肺可发生本症典型的肺部表现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引起本病的其他寄生虫还有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旋毛虫和阿米巴原虫等。药物有对氨水杨酸、阿司匹林、青霉素、硝基呋喃妥因、保泰松、氯磺丙脲、肼苯达嗪、美卡拉明(美加明)、磺胺药和甲氨蝶呤等。有时吸入花粉、真菌孢子等也可发生本病。

      二、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主要位于肺间质、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有不规则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灶,有时肺泡内可见成堆的嗜酸性粒细胞,极少累及血管。

  •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疑为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寄生虫所致者可予驱虫治疗。如症状显著或反复发作,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蛔虫、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旋毛虫和阿米巴原虫等;慎用对氨水杨酸、阿司匹林、青霉素、硝基呋喃妥因、保泰松、氯磺丙脲、肼苯达嗪、美加明、磺胺药和氨甲蝶呤等。

  •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一般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饮食原则

      单纯性肺噬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要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