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与丝虫感染有密切关系。寄生于淋巴系统的丝虫成虫产生大量的微丝蚴,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部过敏反应。绝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丝虫抗体,对丝虫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反应,经抗丝虫治疗后其滴度随之下降。在典型患者中,肝、肺和淋巴结内可找到微丝蚴。其他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弓首蛔虫感染也有可能引起本症。
二、发病机制
组织病理学表现与病程有关。急性期可见肺泡、间质、支气管周围和血管腔内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可形成嗜酸性微脓肿和肉芽肿,在微脓肿中心可找到变性的微丝蚴。晚期可见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淋巴结、肝脏和肺活检标本可见变性微丝蚴或成虫,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及其颗粒产物和巨细胞聚集。
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乙胺嗪(海群生)为本症首选药物,方案为6~8mg/(kg·d),分3次口服,持续3周。临床症状和增高的外周血及BALF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异常的肺部X线改变常可在治疗开始后7~10天内缓解。约20%病例出现复发,可提高乙胺嗪剂量并适当延长疗程,如8~12mg/(kg·d)持续3~4周。部分DEC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用卡巴胂、亚乙酰拉砷等抗蠕虫药物。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注意饮食情况,注意个人生活习惯,早发现早治疗。
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一般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饮食原则
热带性肺噬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要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