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强碱类中毒

    强碱(strong alkalines)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次氯酸钠、氧化钠、氧化钾以及腐蚀作用较弱的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铵等。漂白粉内含3%~6%次氯酸钾。强碱类化合物用途甚广,亦含于日常所用的去污剂、沟渠清洁剂、擦亮剂、去除油漆剂及烫发剂中。小儿中毒大多由于误服所致。局部接触强碱可引起灼伤、溃疡,口服吸收强碱者可引起肝肾病变。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外伤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强碱中毒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病因治疗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4-8周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剧烈头痛
    相关检查:胃液酸碱度,血液生化六项
    并发症:肺炎,胸膜炎,心包炎
    治疗药品: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自动洗胃机
  •   一、病因:

      中毒多因误服误吸所致,皮肤接触灼伤,眼睛溅入灼伤。

  • 强碱类中毒一般治疗

      一、检查:

      1.口服中毒者,立即口服1000―1500毫升清水,随后服用食醋300―500毫升,尔后服牛奶、豆浆、蛋清或200毫升植物油。忌用强酸类,以免导致胃肠内充气引起穿孔。

      2.严禁催吐、洗胃,尤其是对于口服强碱中毒的病儿,以免堵塞气管及加重食道和胃壁的损伤。适当输液,纠正脱水、碱中毒及休克等。有手足搐搦症时,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早期应用1―2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预防消化道狭窄。

      3.皮肤灼伤者,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反复冲洗身体,然后用O.005―0.01硼酸溶液清洗。皮肤灼伤可用清水冲洗,对Ⅱ、Ⅲ度灼伤,冲冼后用2%醋酸湿敷。

      4.眼部被泼洒时,迅速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忌用酸性液体以中和碱剂,以免产生中和热加重灼伤,并按眼灼伤处理。

      5.对症处理主要为止痛,防止休克和窒息避免胃肠穿孔。若皮肤出现溃疡可应用抗菌软膏预防伤口感染。 药疗是根本,而食疗能辅助药物的治疗。

    强碱类中毒辨证论治

      1.碱灼伤皮肤后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然后涂以1%醋酸;

      2.误服者禁止洗胃,可立即予牛奶、食用醋或鸡蛋清200ml;

      3.早期应用1―2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预防消化道狭窄。

      4.口服强碱后易造成胃、肠穿孔,切忌洗胃、催吐。速给弱酸剂中和,如食醋、桔汁、柠檬汁、3~5%醋酸或5%稀盐酸口服,注意碳酸盐中毒时忌用,以免因产气过多而促发穿孔,继之服用生鸡蛋清加水、牛奶、植物油,保护消化道粘膜。

      5.皮肤处理:强碱对组织的破坏力和渗透性很强,其损坏程度视接触时间长短而定,除使局部细胞脱水外,还可向深层组织侵犯,使深层组织继续坏死。在急救中,首先应脱去浸有碱液之衣物,在流动水冲洗前,避免用中和剂,以免产生中和热而加重灼伤。然后用大量流动水持续冲洗20~30分钟,清水冲净后,可用3%硼酸液或2%醋酸液湿敷。如有烧伤按烧伤原则处理。

      6.强碱油入眼内,可有怕光、流泪、视力模糊、异物感,严重者可致角膜损伤及失明。其紧急处理是先以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30分钟以上,再用2~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滴入0.5%地卡因卡痛,再滴维生素C眼液或请眼科处理。角膜损伤后期的病变是永久性的,可施行角膜移植治疗。

      7.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加强消毒与保护隔离,预防、控制感染,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情变化与治疗效果,并详细记录,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治愈信心,认真对症施护。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   一、预防:

      生产单位应改革完善生产工艺,减少腐蚀剂跑、漏、冒的现象。作业工人在进行相关工作时注意遵守操作规程,并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等。皮肤接触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面。吸入性者应及时离开中毒环境,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1、改革完善生产工艺,减少腐蚀剂跑,漏,冒的现象。

      2、加强宣传,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3、万一出现事故,应彻底冲洗。

  • 强碱类中毒一般护理

      一、护理:

      1.皮肤处理:在急救中,首先应脱去浸有碱液之衣物,在流动水冲洗前,避免用中和剂,以免产生中和热而加重灼伤。然后用大量流动水持续冲 洗20~30分钟,清水冲净后,可用3%硼酸液或2%醋酸液湿敷。

      2.强碱油入眼内,可有怕光、流泪、视力模糊、异物感,严重者可致角膜损伤及失明。其紧急处理是先以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30分钟以上,再用2~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滴入0.5%地卡因卡痛,再滴维生素C眼液或请眼科处理。

      3.口腔护理:因强碱较强酸更具有腐蚀性,因此对误服中毒者的口腔护理更为重要,因口腔粘膜的破溃、出血与剧烈疼 痛,故护理动作应轻柔,先让病人以清水反复漱口,再以2%硼酸水嗽口,如口内污垢过多,可用1.5%双氧水除之,疼痛重时,可以1%地卡因喷雾止痛,然后 可涂西瓜霜、锡类散,口腔溃疡Ⅰ号散或口腔溃疡Ⅱ号软膏(其成分见强酸中毒口腔护理部分),每日3~4次,以减少口内继发感染。

  • 强碱类中毒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口服强碱后易造成胃、肠穿孔,切忌洗胃、催吐。速给弱酸剂中和,如食醋、桔汁、柠檬汁、3~5%醋酸或5%稀盐酸口服,注意碳酸盐中毒时忌用,以免因产气过多而促发穿孔,继之服用生鸡蛋清加水、牛奶、植物油,保护消化道粘膜。

      二、宜吃食物:

      1、宜吃半流质饮食;2、宜吃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食物;3、宜吃具有清热、排毒功效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过酸、过辣的食物;2、忌喝刺激性饮料;3、忌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半流质饮食;2、宜吃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食物;3、宜吃具有清热、排毒功效的食物。

强碱中毒
强碱(strong alkalines)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次氯酸钠、氧化钠、氧化钾以及腐蚀作用较弱的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铵等。漂白粉内含3%~6%次氯酸钾。强碱类化合物用途甚广,亦含于日常所用的去污剂、沟渠清洁剂、擦亮剂、去除油漆剂及烫发剂中。小儿中毒大多由于误服所致。局部接触强碱可引起灼伤、溃疡,口服吸收强碱者可引起肝肾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