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皮肤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或内脏器官的真菌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念珠菌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多见于肥胖儿童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治疗后100%治愈
    治疗周期:7-14天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念珠菌感染,结痂,良性反应性改变
    相关检查:涂片,白带常规,真菌检查
    并发症:脑膜炎,心内膜炎
    治疗药品:复方克霉唑乳膏(Ⅱ),环吡酮胺乳膏,达克宁乳膏 20mg/g
  •   一、病因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的口腔、消化道、上呼吸道、阴道和皮肤上。正常情况下,念珠菌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并不致病,仅在一定条件下方可致病,故称之为条件致病菌。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致病菌的数量、毒力、入侵途径与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当患者有糖尿病、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均易发生感染。也可由于长期放置导管、插管、器官移植、放疗、化疗而致病。本病多数属于内源性感染,少数为外源性感染。

      念珠菌属中约有8种菌能引起人体致病,但白色念珠菌(canidida albicans)为常见的致病菌,毒力最强。其它几种念珠菌因致病力弱,较少引起感染,只有当人体免疫力特别低下时,这些念珠菌才会单独或与白色念珠菌协同致病。

  • 皮肤念珠菌病一般治疗

      1.局部疗法

      (1)2%克霉唑、咪康唑或酮康唑霜;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外搽,每日2次,主要适用于多种皮肤念珠菌病。伴红痱的丘疹形念珠菌病尚可外搽含制霉菌素的硫磺炉甘石洗剂,每日4一6次。间擦疹常需加用扑粉。

      (2)制霉菌素搽剂(制霉菌紊10o万U,甘油10ml,蒸馏水加至60ml),主要适用于鹅口疮及生殖器念珠菌病,外搽,每日2~3次。

      (3)制霉菌素栓剂(每个5万一10万U),适用于念珠菌性阴道炎, 每晚一次,连用1一2周。

      (4)多聚醛制霉菌素5万U加生理盐水5ml,或两性霉素B5mg加注射用水20m1,作气雾吸入,每日2~4次,适用于口腔及呼吸道念珠菌感染。

      2.全身疗法主要适用于各种内脏念珠菌病及严重的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

      (1)制霉菌素:每日200万~400万U,分4次口服,儿童5万~10万U/kg·d。该药在肠内极少吸收,主要用于消化道念珠菌病。

      (2)酮康唑:0.2g,每日一次。疗程视感染类型和患者的反应而定。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3)伊曲康唑: 200mg,每日一次,连用4周以上。

      (4)两性霉素B(0.5~1mg/kg·d)静脉点滴,或合并口服5-氟尿嘧啶(150一200mg/kg·d),可有一定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

  •   1.积极治疗易诱发本病的原发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

      2.合理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需长期应用者应严密观察发生各种念珠菌病的征兆,并予以及时处理。

      3.皮肤皱褶部位、尤其是肥胖多汗者应保持清洁干燥;注意口腔及外阴部位清洁卫生。

  • 皮肤念珠菌病一般护理

      ⒈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注意个人卫生。

      ⒉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搔抓、热水烫洗,不宜使用刺激性外用药物。

  • 皮肤念珠菌病饮食原则

      1、皮肤念珠菌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注意膳食平衡,适合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C比较多的食物,像动物的肝脏以及胡萝卜等都是可以经常性的食用的。对于瘙痒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像鸡肉、牛奶以及豆制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皮肤念珠菌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最好不要吃鱼、虾、蟹等发物,以免食用后加重外阴部的瘙痒。对于烟酒来说,可以建中炎症充血,从而使瘙痒加剧,所以也应该要忌食。对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使炎症扩展,从而也不应该食用,对于油炸性的食物,对治疗很不利,所以也应该避免食用。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