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阑尾腺癌

    阑尾腺癌(appendiceal adenocarcinoma)为一罕见阑尾疾病,由Berger(1882)首先报道。阑尾腺癌约占阑尾切除标本中0.08%,其中位发病年龄较高,为50岁左右,这一特点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意义。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肿瘤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阑尾
    多发人群:50岁左右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2-3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消瘦,腹水,肚子疼
    相关检查:CT检查,MRI,WBC
    并发症:肠梗阻
    治疗药品:注射用雷替曲塞,阿魏化痞膏,清热消炎宁胶囊
  • 阑尾腺癌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二、发病机制:

      1.病理分型:阑尾腺癌有黏膜型和结肠型两种类型。

      1)黏膜型:又称囊腺癌,起源于囊腺瘤,多为分化良好的细胞,与卵巢囊腺癌很相似,容易破裂和腹腔播散,导致腹膜假性黏液瘤,术后容易复发。

      2)结肠型:是息肉状或溃疡状肿瘤,起源于管状或管状绒毛状腺瘤,与结肠的腺癌相似,沿淋巴道和血道转移。

      2.转移途径:阑尾腺癌好发于阑尾根部,所以易侵犯回盲部和结肠。转移途径主要有:

    ①淋巴途径,结肠型最常见,一旦肿瘤侵犯黏膜下层,则极易沿阑尾系膜淋巴结、回盲动脉淋巴结、右半结肠动脉淋巴结,甚至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②血液转移,可沿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进一步转移至全身的组织和器官。③直接浸润和种植,可侵犯邻近肠系膜、盲肠、输尿管,甚至盆腹腔种植转移。黏膜型容易发生这种类型转移,术中可见数个至数百个大至鸡蛋,小至芝麻的胶冻样结节,常伴腹水。发生腹腔转移的结肠型腺癌则主要是黏液腺癌,其次是分化性腺癌,多出现于晚期病人。

  • 阑尾腺癌一般治疗

    阑尾腺癌西医治疗

      一、治疗:

      与右半结肠癌治疗原则相似,多以手术等综合治疗为主,可辅助化疗。

      1.手术治疗:

      1)单纯阑尾切除术

    有学者认为肿瘤分化良好,无淋巴转移和侵犯静脉,体积小未侵及黏膜下层者,可考虑仅行单纯阑尾切除术,不需二次右半结肠切除术。但大多数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目前仍存在争议。

      2)右半结肠切除术

    Hesketh报道单纯阑尾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20%,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则有63%。一次右半结肠切除较第二次右半结肠切除预后明显要好。因此对可疑病例需要认真探查,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争取一次根治性手术,避免一次阑尾切除,二次根治术的发生。

      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待出现症状时肿瘤通常已侵犯全层,甚至淋巴结转移。因此对可切除病例均需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腹腔化疗(0.5%氟尿嘧啶灌洗术野)。即使为早期病例,仅侵犯黏膜下层,也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其原因是:

    ①阑尾的肌层薄,侵及黏膜下层与浆膜很接近;

    ②阑尾腺癌多位于阑尾根部,单纯的阑尾切除很难保证安全无瘤的切缘;

    ③黏膜下层淋巴管丰富,容易发生淋巴转移;

    ④即使行右半结肠切除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⑤病人与家人容易接受合理的扩大的肿瘤根治手术。

      若术中未发现阑尾腺癌而仅行阑尾切除术,则应于术后2周内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加强辅助治疗。

      3)右半结肠切除术加双侧卵巢切除术

    由于阑尾腺癌极易种植转移至卵巢,因此对女性病人术中要注意探查,必要时快速活检,以决定是否一并切除。

      2.术后化疗:

    对Dukes B期病人可予口服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希罗达),优福定片(UFT),或优福定片(UFT) 亚叶酸钙(CF)。Dukes C期给予氟尿嘧啶(5-FU) 亚叶酸钙(CF)静脉化疗,使用48h持续灌注氟尿嘧啶(5-FU)方案可减轻副作用,且疗效较好。Dukes D期病人可在氟尿嘧啶(5-FU) CF的基础上加用顺铂。羟喜树碱、卡培他滨、奥沙力铂(乐沙定,L-OHP)、伊立替康(开普拓,CPT-11)为结直肠癌化疗开辟了新的前景。对年轻的、分化程度差的、穿孔的、二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需要适当加强辅助治疗。

      3.放疗:

    小宗回顾性病例分析提示辅助性放疗对阑尾腺癌有一定疗效,但需要防止出现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因此对放疗设备要求较高。目前尚缺乏前瞻性对照试验证实。

      4.腹膜切除术加化疗:

    对于黏膜型腺癌伴腹腔转移的病例应积极治疗,多数病人可因肿瘤压迫并发肠梗阻,成为致死原因。事实上肿瘤多数仅侵犯腹膜的浅表,而深度侵犯较少见。目前有学者提出腹膜切除并围术期腹腔和(或)全身丝裂霉素和(或)氟尿嘧啶(5-FU)化疗能够取得长期生存的疗效。

      二、预后:

      1.Arnold等报道该病术后5年生存率为63%,与右半结肠癌相似,黏膜型预后较结肠型好。

  • 阑尾腺癌预防

      一、预防:

      1.提高该病生存率,其术前确诊率是关键。而做这点相当不易。Mayo Clinic报道一组阑尾腺癌病人,均未在术前确诊,而术中确诊者也仅有42%,多数是在术后病理检查才发现。因此,临床医生在处理阑尾炎时要警惕腺癌的可能,术中应将阑尾管腔切开,检查有无肿物。对可疑病例应及时冰冻切片检查。对确诊病人争取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术。此外,对于分化良好的阑尾腺癌需要术后严密随访,争取在形成腹膜假性黏液瘤前予以及时治疗。文献报道35%~60%的病人可能会同时或异时出现肠内或肠外的肿瘤,所以要注意术前诊断防止漏诊,术中探查排除合并腹腔肿瘤,术后随访发现异时性肿瘤。

  • 阑尾腺癌一般护理

    阑尾腺癌护理

      一、护理:

      1.阑尾炎手术则在手术后只需要禁食一天,第二天就可给流食,第三天半流食,第五天即可给软饭,这段时间内,流质应清淡富于营养,并且要温服,避免将食物粗渣带入流质中摄入。改用少渣半流质饮食时,忌食带鸡肉、火腿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即使这些食品已经煮得很烂,也须等到手术后10天才能酌情给予。饮食中限制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大白菜、香菜、蒜苗、韭菜、香椿、冬笋、毛笋、菠萝等,以减少大便次数和未消化的粗纤维对伤口的磨擦。

  • 阑尾腺癌饮食原则

    阑尾腺癌饮食保健

      一、饮食保健: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的紊乱。

      2.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3.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王浆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