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性肉芽肿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骨嗜酸性肉芽肿病因还未明确,可能对某种致敏原、寄生虫或异物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殖或对某种不明致敏原的免疫反应。病变组织为肉芽组织,质软而脆,但也稍有韧性,边缘骨硬化。镜下可见丰富的增生毛细血管,有许多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间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灶和坏死灶。
二、发病机制:
1.病变位于髓腔为肉芽样组织,切面呈灰色,灰红色或黄色,质软而脆,局限性骨质破坏的边缘有骨硬化。镜下观察基质由围绕小细胞群或单细胞丰富的网状组织构成,围绕宽广的细胞间网状组织区。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致密呈实质团块的分布区,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而在嗜酸性粒细胞较多的分布区,除嗜酸性粒细胞较多外,并常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泡沫细胞等。
骨嗜酸性肉芽肿一般治疗
骨嗜酸性肉芽肿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骨嗜酸性肉芽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病灶内注射入缓慢吸收的泼尼松制剂,
2.包括已确诊、局部复发或继发病灶,注射疗法均有效。通常只需注射1~3次,每次125~250mg,6~12个月内病变停止发展,然后完成病灶修复。当放射线诊断有疑问时,可行冷冻切片活检术及病灶刮除术,同时局部注入泼尼松,必要时可进行植骨,多可治愈,极少复发,对某些部位功能次要的骨,如肋骨和腓骨等,可行边缘性瘤段切除术。对特殊病例或不宜手术部位可行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放射治疗,20~30Gy(2000~3000rad)。对于多发病不适于手术及放射治疗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泼尼松和制菌剂治疗。
骨嗜酸性肉芽肿预防
一、预防:
1.多进食高钙食品。
2.要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A、B1、B6、B12、C和D等。
3.应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常食坚果,注意营养的补充。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
骨嗜酸性肉芽肿一般护理
骨嗜酸性肉芽肿护理
一、护理:
1.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接触,倍加关爱和照顾,消除陌生感、孤独感,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了解他们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疏导病人说出自己的忧虑和痛苦,以亲切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改变病人的精神压力,并寻求切实有效的方法,交谈、陪伴回忆等。使病人正视现实,摆脱恐惧,情绪平稳,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病人家属和亲友的配合,指导和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临床关怀工作,帮助病人真正解决问题,如生理、家庭、经济等方面带来的烦恼和焦虑。
骨嗜酸性肉芽肿饮食原则
骨嗜酸性肉芽肿饮食保健
一、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花生赤豆枣蒜汤】
配方:带衣花生米90克,赤小豆、红枣各60克;大蒜30克。
制法:以上诸物加水共煮汤。
用法:早晚分服。
2.【金针瓜络蚌肉汤】
配方:蚌肉30克,金针菜15克,丝瓜络10克。
制法:以上三物,加水适量煎汤,加盐调味。
用法:饮汤吃肉,每日1次,连用10日。
3.【鱼腥豆带汤】
配方: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
制法:以上三味加水煎汤,去鱼腥草,加白糖适量调味。
用法:饮汤食豆和海带。每日1次,连服7日。
4.【绿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薏米50克,绿豆25克,鲜百合100克。
制法:将百合掰成瓣,去内膜,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