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老年科,泌尿外科
    疾病别称:老年泌尿系统感染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肾,输尿管,膀胱
    多发人群:老年人对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7--1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4000元)
    疾病症状:尿频,尿痛,腰骶部酸痛
    相关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尿液透明度,尿色
    并发症:慢性肾炎,老年人败血症
    治疗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乳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匹多莫德颗粒剂
  •   一、发病原因

      老年人UTI的主要致病菌株是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碱杆菌等其他革兰阴性菌。近年来人们注意到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导致的老年人UTI也较常见。在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老年人中,真菌(白色念球菌为主)或L型细菌的感染明显增加。体质衰弱或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还可由各种非尿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导致严重的UTI。此外,老年女性的急性尿道综合征部分又由衣原体引起。

      老年人易感UTI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可能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泌尿道上皮细胞对细菌的黏附敏感性增加 不同作者分别在老年男性及老年女性观察到此种现象,尤以女性最为明显。其原因尚不明确,有人推测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雌激素刺激可能增加了细胞表面细菌受体的密度并增加了细胞黏附的活性。

      2.老年人尿路梗阻及尿流不畅的因素明显增加,使细菌易于生存繁殖 老年人常可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梗阻以及尿路结石、肿瘤等原因发生尿路不全或完全梗阻,同时其发生神经源性膀胱或无力性膀胱的几率也明显增多,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尿流不畅、膀胱内残余尿增多、尿路上皮细胞局部抗菌力减退,从而易发感染。

      3.老年人全身及局部的免疫反应能力下降 由于老化,老年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减退,使其对感染及其他应激因素的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老年肾脏及膀胱膜均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骨盆肌肉松弛、习惯性便秘等可进一步加剧局部黏膜的血循环不良,老年男性前列腺分泌减少,这些都使其局部抵抗力减退。此外,老年肾的退行性变化,也是尿路黏膜防御机制下降的原因之一。

      4.其他 老年人生理性渴感减退,饮水减少以及肾小管尿浓缩、稀释功能的改变均对其易感UTI有一定影响。同时,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及长期卧床的几率增高,又常因病滥用止痛药、非类固醇消炎药等,因而易招致UTI甚至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

      二、发病机制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感染能力不足,这对泌尿系感染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且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肾动脉及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另外,老年人肾小管功能及膀胱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也影响了排尿及排便功能。这些均为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的参与因素。老年人肾小管功能降低,表现出对水、钠转运功能下降以及尿浓缩能力的减退。放免法测定尿β2-MG含量增高,在排除其他各种疾病引起后,可敏感地反映出老年人肾小管功能下降。健康老年人尿渗透压为500~700mmol/L,尿、血渗透压比和纯水清除率(CH2O)较中青年降低。另外,老年人对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代谢功能下降,易引起肾小管药物中毒、化学性损伤,在此基础上更易招致上尿路感染。下尿路随增龄而出现功能异常,表现出排尿失常、夜间及白天的排尿次数均有增加。Brocklehurst等发现老年人中有70%的男性和60%的女性发生夜尿增多现象,男性多有尿急感,女性常有排尿困难、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无症状的老年人排尿速度也渐渐减慢。65岁以上老年人最大排尿速度>13ml/s,属正常范围。影响老年人排尿速度的生理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但肯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另外局部的结构改变,如高发的老年肾囊肿、肾结石、尿路机械性梗阻、膀胱输尿管逆流、心血管病的心排血量下降、脑血管病的神经性膀胱等均影响了下泌尿道的排尿速度及排尿量,且易导致尿路感染。

  •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一般治疗

      一、治疗

      对老年人UTI的治疗首先应注意治疗基础病,去除梗阻因素,鼓励病人多饮水。充分水化可使局部细菌稀释、冲洗黏膜,并可减轻肾髓质的高张状态。对老年女性尿道炎患者可试行局部使用少量雌激素,对恢复下尿路的生理状态可能有益。

      一般认为,无论有无症状,凡是首次发现细菌尿的病人均应给予单一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大多数研究发现,由于老年人UTI的复发率和再感染率极高,因此对无症状菌尿者长期维持应用抗生素是不必要,并不能使其复发率或病死率减低。有人提出,只有当早期膀胱感染、伴有进展性肾功能损害及有上尿路感染症状存在时,才应对老年UTI病人给予更为积极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用药,老年UTI病人难以治愈时应注意耐药菌株或特别病原体的存在。

      目前一般认为长期菌尿对肾功能确有影响,但与死亡率及尿毒症之间的关系没有肯定意见。

      二、预后

      关于UTI对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有的认为无症状菌尿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变化,但Dontas观察342例老年人10年生存情况时,发现开始即有菌尿的76例病人平均寿命明显低于无感染者。

  •   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应选用理想的抗生素应具备:①抗菌效果好,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②药物在肾组织、尿渣及血液中均有高浓度;③副作用小,对肾无损害;④口服易吸收;⑤价格便宜。

  •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认真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针对病情,对病人进行充分的宣教,解除患者心理恐惧和失望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长期卧床病人:除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防止床单位不洁引起上行感染,做好解释工作,加强皮肤会阴部护理,定期检查尿常规,及早诊断和治疗。

  •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饮食原则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食疗方:

      1.车前草100克,竹叶心、生甘草各10克,白糖适量,煎汤代茶,每日1剂。此方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泌尿系感染、病毒性肝炎等均有较好疗效。

      2.鲜绿豆芽500克,榨汁加白糖适量。频饮代茶,不拘量。此方对尿路感染、小便赤热、尿频等症有疗效。

      3.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放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30分钟,代茶频饮。此方适用于尿路感染、尿中有红细胞者。

      4.生黄芪、白茅根各30克,肉苁蓉20克,西瓜皮60克,水煎加适量白糖。每日服2~3次。此方补气益肾,利尿消肿。

      对尿路感染有特效。

      5.鲜甘蔗500克,去皮切碎,榨汁;嫩藕500克,去节切碎,取汁与蔗汁混合,每日3次饮完。此方能治小便赤热等症。

      6.鲜车前草60~90克(干品20~30克),猪小肚200克,食盐少许。将猪小肚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与车前草煲汤,用食盐调味,饮汤食猪小肚。每日2次。此方对膀胱炎、尿道炎有疗效。

      7.滑石20~30克,瞿麦10克,粳米50~100克。将滑石用布包扎,与瞿麦同入砂锅煎汁,去渣,入粳米煮为稀薄粥。每日2次分食。3~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小便不畅、尿频尿急、淋沥热痛。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