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骨包囊虫病

    骨包囊虫病是指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的寄生虫病。该病发生于畜牧区,直接与狗接触是人被传染的主要方式。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牧区人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5%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骨痛,肌肉萎缩,脊柱和四肢畸形
    相关检查: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寄生虫感染免疫检测,皮内试验
    并发症:瘫痪
    治疗药品:骨痛药酒,骨痛灵酊,云香祛风止痛酊(云香精)
  • 一、病因

      本病是由于寄生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而引起,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狗、狼等小肠内,虫卵从粪便中排出。中间宿主是人和牛、羊、马等。若吞食了虫卵,则在胃液消化中孵化出六钩蚴,穿破肠壁进入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中,达到肝脏后,约有75%的六钩蚴滞留在肝脏,其余的再通过右心入肺,并停留于肺,仅有很少一部分六钩蚴进入大循环,并在骨、脑以及其他部位产生病灶,形成包虫(棘球蚴)。在骨内则形成骨包囊虫病。

      该病发生于畜牧区,直接与狗接触是人被传染的主要方式。因为狗食生牛、羊肉的机会及牛、羊食狗粪的机会皆较多,而牧区人与狗直接接触机会又很多,因此,容易造成包囊虫病的流行。而骨包囊虫病占发病率1%~2%。又因包囊虫在骨内发育慢,因此常在感染后10~20年才出现临床症状,故儿童期表现有症状者极少。发病多在30~50岁。病变多在骨盆,脊柱,股骨,肱骨,胫骨等部位。

  • 骨包囊虫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首先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人的包囊虫病多经狗传染,应控制养狗。加强牲畜管理,严防狗食染有包囊虫病的生牛、羊、马肉。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用生水、生乳,尤其在牧区。骨包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切除病骨。但有时难以将全部的病变骨彻底切除时,可采用刮除植骨的手术的方法。即彻底清除病灶后,腔内用20%的石炭酸甘油涂擦腔壁,10分钟后再用90%酒清擦洗灭活,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腔再植入碎骨片。但手术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子囊的扩散及囊液外流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危险。病灶刮除后,留置引流管,每日滴注20%~3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杀死头节,效果良好。晚期病变广泛的患者,难于局部切除或刮除者,可考虑做关节离断术或截断术,但骨病变较长而软组织尚无广泛受侵时可做假体置换术。脊柱受侵时应及时早期清除病灶并植骨。合并截瘫时则应彻底清除病灶并做脊髓减压及应用器械内固定术,做植骨融合。

      二、预后

      预后决定于病变的程度及受累的部位,骨盆及脊柱的病变预后较差,死亡的原因多因重要脏器受累,如合并脑,肝或肺等包虫病。

  •   人的包囊虫病多经狗传染,应控制养狗。加强牲畜管理,严防狗食染有包囊虫病的生牛、羊、马肉。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用生水、生乳,尤其在牧区。 

  • 骨包囊虫病一般护理

      皮肤护理

      注意个人的卫生。

  • 骨包囊虫病饮食原则

      骨包囊虫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