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细胞损害、代谢和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危重综合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急诊科
    疾病别称:老年感染性休克,老年人败血症性休克,老年人脓毒性休克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体虚老年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1-6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0 —— 50000元)
    疾病症状:肺部感染,腹胀,神志恍惚
    相关检查:3p试验,凝血酶原时间,尿常规
    并发症:
    治疗药品: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   (一)发病原因

      老年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细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最常见;其他有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肠球菌等。此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某些病毒性疾病,如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也易发生休克。易并发休克的感染有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胆管炎和腹腔感染等。

      (二)发病机制

      1.微循环障碍更明显 老年人对感染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如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皮质分泌可的松与青年人相同,而且分泌增加的时间延长,使微血管发生强烈痉挛(α受体兴奋),微循环血液灌注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更明显、酸中毒也更明显。

      2.细胞代谢障碍更明显 细胞代谢障碍可继发于血液灌注减少,但也可为原发性者,即发生在血流动力学改变之前。老年人脏器和细胞的反应能力低下,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酶的数量和活性减低,老年感染性休克更易发生细胞代谢障碍。

      3.代谢改变、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更明显 老年人感染后神经内分泌反应的时间延长,使糖类、脂肪代谢被扰乱的时间延长,代谢调节的贮备力下降,使机体代谢紊乱更多见,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常见。

      4.基础病的影响 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肺部疾病、肾功能低下、一旦引起休克,病情更易加重,并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

  •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一般治疗

      (一)治疗

      老年败血症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和休克治疗。

      1.病因治疗 可根据临床表现,原发病灶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因,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免疫和药代动力学特点,选用强有力的广谱杀菌剂治疗,待致病菌获知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宜联合用药,一般二联即可。要足量,首次要给冲击量或饱和量,应于静脉给药,尽量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如尽量不用氨基糖苷类。

      2.抗休克治疗 对休克前驱症状应早发现、早处理。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是感染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选用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的合理组合。纠正酸中毒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刺激作用强,可使心肌氧消耗量增大,心肌缺血范围扩大,易诱发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应慎用,不用于高龄患者。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收缩力增强的作用比多巴胺大,但其诱发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的作用比多巴胺小,对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治疗效果好,由于有些高龄者在使用儿茶酚胺时,常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故在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而且必须进行严密的心电图监护。缩血管药物仅提高血液灌注压,而血管直径却缩小,应尽量少用。

      3.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MOF 对老年败血症的治疗要特别注意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包括强心药物的应用;维护呼吸功能,防治ARDS;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脑水肿;防治DIC等和纠正水、电解平衡紊乱。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在有效抗菌药物的治疗下,可给予短程和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5.其他 输给新鲜冷冻血浆可提高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和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纳洛酮(naloxone)对β-内啡肽有生理性拮抗作用,可使病人收缩压上升,在抗休克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6.治疗原发病 老年感染性休克在抗感染和抗休克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原发感染病灶或迁徙病灶者应彻底清除。

      (二)预后

      老年感染性休克因就诊时间晚,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治不及时,并发症多,常伴有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所以预后很差,病死率可高达60%左右。年龄越高,病死率越高。

  •   应避免黏膜、皮肤软组织及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局部创伤和术后应注意伤口的处理;宜及早发现感染灶,并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饮食原则

      一、感染性休克后补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红糖桃仁粳米粥

      功效:化淤止血,养血益胃。对妇女淤血内停所致的产后出血较为有效。

      原料:桃仁35克,粳米100克,红糖50克。

      制法:(1)将粳米淘洗干净,待用。

      (2)把桃仁去皮尖,清水洗净,待用。

      (3)将粳米与桃仁齐放入洗净的煮锅中,加清水适量,置于炉火上煮,待米烂汁粘时离火,加入红糖搅化调味即可食用。

      2、大枣花生桂圆泥

      功效:清气醒脾,调中开胃,补血止血。适用于妇女产后子宫出血和缺铁性贫血等症。

      原料:大枣100克,花生米100克,桂圆肉15克,红糖少许。

      制法:(1)将大枣去核,清水洗净,待用。

      (2)把花生、桂圆肉也洗一洗,待用。

      (3)将大枣、花生米、桂圆肉放入大碗内,共捣为泥,加入红糖搅匀后,上笼蒸熟即成。

      3、三七炖鸡蛋

      功效:化淤止血,养血活血,能络止痛。此方重在化淤而止血,故对淤血内停所致的妇女产后出血甚为适宜。

      原料:鸡蛋3个,三七粉3克,红糖20克。

      制法:(1)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匀,待用。

      (2)在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炉火上烧开,将鸡蛋倒入锅内,再把三七粉放入,煮至鸡蛋凝固时,即可离火,盛入大碗中,再加入红糖搅化即可食用。

      4、归桂红糖粥

      功效:温经散寒,化淤止血,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寒凝、淤血内阻所致的产后出血。

      原料:当归20克,肉桂10克,粳米100克,红糖50克。

      制法:(1)将当归、肉桂清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置于火上,煮1小时后,取汁去渣,待用。

      (2)把粳米淘洗干净,直接放入锅中,加入药汁,再兑适量清水,煮至米烂汁粘时,放入红糖搅化,即可食用。

      5、荠菜炒鲜藕片

      功效:和脾,利水,止血。适用于血淤引起的妇女产后腹痛、出血等症。

      原料:鲜荠菜50克,鲜莲藕90克,猪油2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1)将荠菜去杂后,用清水洗净,待用。

      (2)把鲜藕刮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待用。

      (3)将炒锅洗净,置于炉火上,起油锅,倒入荠菜,鲜藕片,翻炒至熟,点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服食。一般服食5-7天有效。

      6、田七红枣炖鸡

      功效:止血,镇痛,强身。对于妇女产后流血不止有辅助治疗作用。

      原料:鲜鸡肉200克,田七5克,红枣8枚,生姜3片,精盐少许。

      制法:(1)将红枣用清水浸软后,去核,洗净,待用。

      (2)把田七切成薄片,用清水略冲洗,待用。

      (3)将鸡肉去皮,洗净,滤干水分,待用。

      (4)把所有原料放入一个洗净的炖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于炉火上,以旺火隔水炖2小时,点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趁热饮用。

      二、感染性休克吃哪些对身体好?

      1、伤后1-2天禁食或少进食,第3天开始以少量试餐开始,如米汤、安素等,3-6次/日,每次50-100ml,以后逐步增加牛奶、肉汤等,每日可进3-8餐,以清谈、易消化饮食为宜。

      2、1周后可将流汁饮食改为半流汁饮食,进食肉末粥、鱼米粥、蒸蛋、面条等。

      3、此后要为要为病人提供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多食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家禽等。

      4、防止感染发热可用绿豆、油菜、 香椿、芋艿、地耳、苦瓜、百合、鲤鱼、马兰头、泥鳅等。

      三、感染性休克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

      2、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3、忌坚硬、难消化的食物。

老年感染性休克,老年人败血症性休克,老年人脓毒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细胞损害、代谢和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危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