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自1963年以来Laurell与Eriksson发现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ypsin,简称α1-AT)缺乏与肺气肿有密切关系,认为α1-AT缺乏是家族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α1-AT的缺乏与婴幼儿肝硬化、肝癌的发病均有密切关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疾病别称:抗胰蛋白酶不足,抗胰蛋白酶缺乏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50%
    治疗周期:3周--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消瘦
    相关检查:免疫电泳,肺功能,血清蛋白电泳
    并发症:
    治疗药品:
  •   (一)发病原因

      α1-AT的含量是由1组常染色体等位基因的不同类型所决定的,其基因座命名为Pi。在遗传过程中,由两个M型等位基因组成的纯合子PiMM为正常的表现型,PiMM是最常见的正常功能基因型。PiZZ是α1-AT严重缺失的等位基因,纯合子为ZZ,血清中α1-AT含量是正常人的15%~20%,这种人常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及幼年型肝硬化,PiS等位基因的纯合子SS个体血清中α1-AT含量缺乏的占正常人的60%,这种人亦有患肺气肿的倾向;此外其他表现型如MZ、SZ等杂合子也有α1-AT缺乏,其中有人发生肺气肿和肝硬化。

      (二)发病机制

      1.α1-AT的正常代谢 α1-AT是由肝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分子量为45000~56000万(52Kda),α1-AT释放入血浆后构成α1-AT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正常人(PiMM型)血浆中α1-AT浓度为1.3mg/ml,不同Pi型个体浓度有所差异。

      α1-AT是人类血浆中最主要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简称PI),它能与多种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复合体,包括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凝血酶及细菌蛋白酶。其重要的作用在于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弹性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可作用于肺泡壁的弹性蛋白及其组织的结构蛋白而造成组织损害。因而α1-AT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护下呼吸道及其他组织免受弹性蛋白酶的损伤。

      2.遗传学 α1-AT的含量是由1组常染色体等位基因的不同类型所决定的,其基因座命名为Pi。用区带电泳技术方法发现人群血清中有70余种泳动速度不同的α1-AT带,等位基因按电泳迁移速度的快慢用英文字母排列如下:B、E、F、G、I、L、M、N、P、O、R、S、V、W、X、Z,经国际会议命名PiM、PiS、Piz等α1-AT的变异型和亚型,组成1个蛋白酶抑制物遗传表型系统。在遗传过程中,由两个M型等位基因组成的纯合子PiMM为正常的表现型,PiMM是最常见的正常功能基因型。PiZZ是α1-AT严重缺失的等位基因,纯合子为ZZ,血清中α1-AT含量是正常人的15%~20%,这种人常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及幼年型肝硬化,PiS等位基因的纯合子SS个体血清中α1-AT含量缺乏的占正常人的60%,这种人亦有患肺气肿的倾向;此外其他表现型如MZ、SZ等杂合子也有α1-AT缺乏,其中有人发生肺气肿和肝硬化。目前认为PiZZ型主要见于高加索人群,PiSZ、PiSS等型主要见于南欧人群,我国研究测定未发现PiZZ型,仅有少数杂合子表现型,故认为遗传性α1-AT缺乏所致肺气肿在我国人中不像欧洲人那样重要,杂合子表现型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3.病理生理机制 正常情况下体内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呈平衡状态。α1-AT缺乏症中弹性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蛋白酶的活性超过蛋白酶抑制过程时,弹性蛋白酶对肺泡结构造成持续损伤,肺组织销蚀,肺泡间隔破坏,气腔持久性扩大,临床上表现为肺气肿特征,由于肺泡壁的消失,小气道在呼气时失去支架而陷闭,引起肺功能的损害。这主要是损伤了肺泡结缔组织中的弹力纤维而致肺气肿。

      α1-AT缺乏症是由于肝细胞中合成的α1-AT不能分泌到血浆,而贮积形成包涵体,引起不分泌的原因与Z型蛋白酶聚集有关。其中某些人有发生肝硬化的风险。通过对肝细胞中包涵体分析发现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不正常,缺少末端N-乙酰唾液酸残基,而含有多个甘露糖的核心,是一个加工不完全的糖蛋白。

  •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人工合成的类固醇类药物 达那唑(炔羟雄唑,danazol)治疗,能使肝细胞分泌的α1-AT增加,血浆中的α1-AT浓度增加,因此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类固醇类药物,无雄激素功能,能有效防止肺和肝的损伤。但可有肝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

      2.补充治疗法 输入适量的α1-AT,使弹性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剂之间达到平衡。一般输入正常人血浆或血浆制品可补充α1-AT。近年来应用DNA技术,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产生大分子α1-AT用于治疗α1-AT缺乏症。

      3.人工合成抗蛋白酶制剂的应用 人工合成的碱化剂如氨甲基酮肽,酰化剂如重氨肽类和单肽类均用于α1-AT缺乏者和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者,但他们的毒性及致癌作用尚不清楚,仍在研究中,一种新型肽类硼酸AAPb在动物试验中能有效地使整个肺脏不受弹性蛋白酶的损害,这些试验性治疗对因α1-AT缺乏致肺气肿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二)预后

      吸烟对发病年龄及病程影响很大,不吸烟患者中98%的女性,65%的男性能活至55岁;而吸烟患者中仅30%女性,18%男性能活至同样年龄。

  •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饮食原则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抗胰蛋白酶不足,抗胰蛋白酶缺乏
自1963年以来Laurell与Eriksson发现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ypsin,简称α1-AT)缺乏与肺气肿有密切关系,认为α1-AT缺乏是家族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α1-AT的缺乏与婴幼儿肝硬化、肝癌的发病均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