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肝外胆管损伤实际上以医源性损伤较为多见,其发生率约为0.3~0.5%,即大约在200~300次胆囊切除术中发生1次,胆管损伤一部分在手术当时即被发现而作了妥善处理,不幸的是另一部分在术后才被发现,引起严重并发症,造成处理困难,也影响了治疗效果,肝外胆管损伤绝大多数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少数发生在施行复杂的胃大部切除术中切断和关闭十二指肠时误伤胆管,也可发生在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切除乏特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憩室时误伤胆总管,分析胆囊切除术时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
手术操作失误(25%):
如术中突然发生大出血时盲目钳夹止血或大块缝扎止血;在切断胆囊管时过度牵拉胆囊,而将胆总管或肝总管误认为胆囊管予以切断结扎等等。
胆道系统解剖畸形(17%):
如胆囊管极短,缺如或其开口在右肝管等,术中若未能识别则可能造成损伤。
炎症严重(10%):
炎症严重,局部粘连紧密,解剖不清,术中如操作不慎也会引起误伤,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时并无上述客观因素的存在,而是在普通的胆囊切除术中也发生了胆管损伤,这就需要从术者本身去查明原因了。至於腹外伤引起的胆管损伤多数伴有大血管和邻近脏器的损伤
肝外胆管损伤一般治疗
1.防治休克。
2.抗生素治疗。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诊断明确或有探查指征时,应尽快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原则,修复损伤胆管,使胆汁顺利流入消化道。术式有胆囊切除或造瘘术,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胆管吻合“T”管引流术,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胆管远断端关闭、近端放管引流、二期手术修复。
5.术后营养维持和对症治疗。
胆管损伤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预防其发生很重要。实际上医源性胆管损伤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手术时术者应集中注意力,操作要认真细致,并遵从一定的操作常规步骤,如在施行胆囊切除术时,先显露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辨清三者关系后用丝线套住胆囊管,暂不将其切断。再从胆囊底部做逆行胆囊分离直达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这时才结扎切断胆囊管。如在分离胆囊管时上述三管关系分辨不清,可考虑作胆总管切开术,置入探杆,帮助确定各胆管的位置。也可作术中胆道造影来帮助定位。此外,分离胆囊时还应尽可能靠近胆囊壁剪切,遇有出血应细心止血,切忌大块缝扎止血,并时刻警惕有无胆管畸形的存在。
肝外胆管损伤一般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胆汁性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量的变化,术后24h内,每1—2h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并记录日引流量。肝外胆管损伤,术后24h引出胆汁性腹腔液>500ml,经3d~8d引流观察,引流液无减少,均行剖腹手术。需要强调的是:只从引出胆汁的多少很难鉴别漏胆的原因,因肝外胆管损伤和胆瘘在临床表现上虽有类同之处,但在处理方法和治疗结果上则有明显不同,因此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术中情况来综合考虑,ERCP对鉴别诊断漏胆的原因有重要意义。漏胆一经确诊,及时通畅的引流是最好的治疗方法。LC术后多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密切观察其腹部体征和全身症状,观察有无腹膜刺激症状及体征,一旦胆汁外漏,腹膜炎是首先出现的临床症状。
肝外胆管损伤饮食原则
补肝食疗方
1)补肝防寒菜
茄汁青鱼片:青鱼补肝明目,养胃健脾。适用于久病体虚、神经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肾炎。
素焖扁豆:扁豆被誉为春季首选健脾和胃的素补佳品,尤其适用于老人、孕妇、乳母,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服食。
2)养肝抗寒汤
韭菜猪肝汤:韭菜性温辛香,春天吃最能助益阳气,以其配猪肝可补养肝血。适用于肝病、夜盲症、便秘等病患。
3)益肝祛寒粥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含15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能益肝补脾,养胃滋肾,为春季进补佳粮。此粥适用于肝肾虚损,妇女产后体虚。
红枣粥:红枣补气血,益肝健脾和胃,温补阳气。此粥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纳呆便溏、气血不足、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等。
4)护肝驱寒茶
蜜糖红茶:红茶叶5克,放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片刻;调适量蜂蜜、红糖。每日饭前各饮1次,能温中养胃。此茶适用于春天肝气偏旺,脾胃功能不佳。
葱白生姜茶:大葱1根,砸扁切碎放锅内,加开水1碗,取旺火烧沸,加红茶叶1大撮,调入生姜汁1匙,冲浓茶趁热饮。随即盖被就寝,可增热御寒,防治早春风寒感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