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克罗恩病关节炎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非特异性的肠道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伴有溃疡、肉芽肿、瘢痕形成和关节炎等病理变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整个消化道均可发生,但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瘘、肠梗阻为特点,常伴有发热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呈发作缓解交替出现,重症者迁延不愈,常有各种并发症,预后不良。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克罗恩病性关节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关节,肠
    多发人群:青壮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关节痛,发烧,疼痛
    相关检查:内镜检查,血沉方程K值
    并发症:肠梗阻,腹腔脓肿,结节性红斑
    治疗药品:洛索洛芬钠片,酮洛芬缓释片
  •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还不明。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感染学说;淋巴管阻塞和淋巴细胞聚集学说;炎症循环障碍学说等,都难定论。目前已肯定,本病患者HLA-1327大多阳性,说明遗传素质是本病的致病因素。近年来从病理形态学的多样性,疾病的慢性炎症特性,肉芽肿的存在,多系统损伤如关节炎、皮肤损害及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等方面考虑,免疫调控机制障碍也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二、发病机制

      1.本病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有人提出携带HL-B27的个体,其肠上皮细胞与肠内厌氧菌具有共同的抗原性。本病与溃疡性结肠炎一样,对厌氧菌抗原处于过敏状态,作为抗原的细菌突破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即可产生自身抗体,同时还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致敏的淋巴细胞。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结果可造成免疫性炎症反应。致敏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激活素和其他炎症介质,与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的炎症介质共同作用,损伤黏膜组织和其他组织,从而导致本病。

      2.病理

    本病是贯穿肠壁全层的增殖性疾病,并侵犯肠系膜和局部淋巴结。在急性炎症期,末端回肠壁水肿、充血,呈紫红色,浆膜层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相连的肠系膜有肿胀、充血和淋巴结肿大。在慢性期,肠壁因纤维组织增生而明显增厚、坚韧,肠腔狭窄,多见于末端回肠,肠系膜和周围脂肪组织增厚,集合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狭窄上段肠壁扩张。本病常呈典型的节段分布,受累肠段与正常肠段间分界清楚,有跳跃区的间隔。肠黏膜的典型改变有:①溃疡:有多发纵行裂沟及各种不规则溃疡,溃疡间黏膜正常。纵行溃疡沿肠系膜分布,为早期表现,好发于小肠。溃疡深度各不相同,但一般都侵犯到浆膜下。②卵石状结节:是黏膜下层水肿和细胞浸润形成的小岛状突起,好发于小肠纵行溃疡的近旁,在结肠可因纤维化和瘢痕组织收缩而引起局限致密性炎症性息肉。③肉芽肿:由类上皮细胞组成,有时伴有郎罕细胞,无干酪灶,无抗酸杆菌,故有别于肠结核。肉芽肿是由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炎症浸润,且以后二者为主。肉芽肿通常位于黏膜下,也可位于肠壁任何部位、肠系膜、局部淋巴结和肝脏中,因此本病曾有肉芽肿性肠炎之称。④瘘管:当溃疡逐渐扩展时,可穿透浆膜与附近的肠襻而形成交通性瘘管。这种瘘管可以在肠与肠之间互相交通。

      本病虽然以消化道病变为主,但常有其他器官系统损害。关节炎滑膜组织活检标本可见间皮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多发性非坏死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

  • 克罗恩病关节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全身治疗

    包括柳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使用前应除外肠结核。鉴别困难者可先行2~3个月的抗结核治疗。

      SSZ为首选药物,开始每天2~3g,分4次口服,活动期每天4~6g,维持量为每天2~3g。若用药2周无效,可改用泼尼松每天30~40mg,分3~4次口服。严重者可用ACTH20~40U肌注或静滴。有降结肠病变者,可并用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SSZ对早期病例有效,见效后应尽早减量,有腹腔内感染和败血症者禁用,有瘘管形成者慎用。长期用药能引起菌群失调,使手术病例增加,病死率也明显上升。

      硫唑嘌呤或巯嘌呤(6-巯基嘌呤)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但单独使用不比SSZ和糖皮质激素效果好。甲硝唑(灭滴灵)每天0.4~0.6g,分2~3次口服,对不太顽固的病例有效。

      2.外科治疗

    需手术者达70%以上,急性者往往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予手术,一旦发现是本病,就不能行阑尾切除,否则可形成肠瘘。手术的适应证包括不可逆性肠狭窄或肠梗阻、难治性肠瘘、腹内脓肿、穿孔、大出血、癌变和内科治疗无效者。手术效果不如溃疡性结肠炎好,复发率高达50%以上。手术后由于胆汁酸代谢变化及肠内细菌丛变动,可引起有机酸代谢障碍、胆石症、尿路结石或骨关节障碍,有时手术可成为直接或间接的死亡原因,故应慎重,切除范围不宜超过3.0cm。

      3.对症治疗

    急性及活动期宜安静卧床,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应给予高热量、低脂肪、低渣和易消化的食物。补充铁剂、各种维生素和电解质(钠、钾、氯、钙、镁),输血、血浆、人血白蛋白和多种氨基酸制剂。静脉给予高营养疗法有利于改善肠道功能与增强病人体质。使年轻人发育不受影响。因广泛回肠病变或切除后引起的腹泻,可用考来烯胺(胆酪胺);脂肪吸收不良者可用中链三酰甘油;合并感染者可用抗生素,但应注意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有引起溃疡性结肠炎样肠炎的可能。以上治疗对早期病人可收到明显效果。

      二、预后

      2/3以上的急性病人在发作消退后不留痕迹。急性重症病人可在数天内死亡。典型慢性病人可呈慢性间歇性发展,其危险性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内科治疗缓解率有限,病变不可能完全消失。大致能维持健康状态者仅占10%~20%。有的病人尽管临床表现近似健康人,但疾病仍在发展,而且多有一种或几种并发症。手术复发率高,5~10年内可有50%~80%的病人复发。结肠克罗恩病的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高约20倍,小肠癌发生率约为0.3%。克罗恩病的病死率约为10%,死亡原因为腹膜炎和脓毒血症。

  •   克罗恩病关节炎预防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改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 克罗恩病关节炎一般护理

      克罗恩病关节炎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

      4、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

      5、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 克罗恩病关节炎饮食原则

      克罗恩病关节炎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克罗恩病性关节炎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非特异性的肠道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伴有溃疡、肉芽肿、瘢痕形成和关节炎等病理变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整个消化道均可发生,但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瘘、肠梗阻为特点,常伴有发热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呈发作缓解交替出现,重症者迁延不愈,常有各种并发症,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