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顿呛

    顿呛,又名时行顿呛、时气嗽、时行嗽、天哮呛、顿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起病初期,先有表寒或卫分证,以后则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了常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如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拖延至三、四月之久,故又有百日咳之称。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气管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舒喘灵、咳平、咳必...
    治 愈 率:95%
    治疗周期:1-2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疾病症状:呛咳,痉挛性咳嗽
    相关检查:肺功能,肺显像,肺通气量
    并发症:新生儿泪囊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
    治疗药品:氨林酚咖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纽斯康牌大豆异黄酮软胶囊
  • 顿呛疾病病因

      顿呛的发病,多由肺气素虚,不能外卫皮毛,致为风寒湿热之邪所袭,肺气不清,痰浊内蕴,清肃失其常度,如病邪久恋,每致体力亏耗,中气虚弱,脾气不能散精归肺,形成土虚湿泛,肺脾两亏之候。

  • 顿呛一般治疗

    顿呛西医治疗

      常用的西药止咳药有以下几种:

    1.可待因

    该药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口服后大约1小时就可发挥最大效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用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由于此药能够抑制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腺体分泌和纤毛运动,对有少量痰的剧烈咳嗽,应与祛痰药合用。痰很多的病人不能服用可待因,否则会使大量痰液阻塞呼吸道。可待因不可长期使用,因其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也可引起便秘。只有严重的刺激性的无痰干咳、或咳嗽剧烈,影响睡眠,才可酌情考虑用可待因之类的镇咳药。可待因为口服药,每次15~30毫

      2.咳必清

    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频繁咳嗽和百日咳,有局部麻醉的作用。该药无成瘾性,使用较安全,不适用于多痰患者,否则易引起积痰过多,加重病情。一次服药作用可持续4~6小时。咳必清为口服,每次1~2片,每日3~4次。青光眼病人慎用。

      3.咳平

    可抑制咳嗽中枢,止咳作用较可待因弱,无耐受性及成瘾性。服药后20~30分钟就可见效,作用可持续3~4小时,适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和结核病所引起的咳嗽。咳平为口服,每次10~30毫克,每日3次,儿童每公斤体重每次1.0毫克,每日3次。

      4.必嗽平

    黏痰溶解剂,可使痰液变稀,容易咯出,同时作用于胃黏膜,反射性引起化痰作用。服后1小时见效,作用可持续6~8小时,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导致的气急等症。胃溃疡病人慎用。

    顿呛辨证论治

    顿呛中医治疗

      外感热病,

    即类流感也是常见的外感咳嗽,病人咳黄痰、发高烧、咽痛口干,苔黄脉数,往往伴有便秘。治疗上应宣肺清热、止咳化痰。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可通过泻大肠热来清肺中之邪,可用对症的小承气汤及麻杏石甘汤加减来治疗。如果咳嗽迁延不愈,痰黄不易咳出,高烧不退,提示可能转为肺炎,则应泄肺清热化痰。

      风寒咳嗽是最常见的外感咳嗽,

    多由风寒感冒引起,患者有咳嗽、鼻塞、流清涕、头痛、怕冷及发烧,苔薄白,脉浮。治疗可采用温肺散寒、止咳化痰,根据病情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治疗。

      此外,阴虚咳嗽也很常见,患者多因久咳不愈,肺津耗伤,或肾阴素虚,复感风寒,伤风虽愈,咳却持久不止,并伴有低热、盗汗、苔薄黄、脉细数等阴虚症状。治疗可用百合固金汤加味麦冬等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 顿呛预防

      顿呛有初、中、后三期证候之异。

    1.顿呛初期:

    邪犯肺卫,卫气失宣。其症咳嗽,流涕,痰涎稀薄,咳嗽逐渐加重。

      2.顿呛中期:

    病邪由表入里,郁而为热。《幼科金针》谓:“其证嗽起连连,而呕吐涎沫,涕泪交流,眼胞浮肿,吐乳鼻血,呕衄睛红。”

      3.顿呛后期:

    顿呛减轻,吼声消失,但咳久气阴耗伤,精神困倦,或伴有食欲不佳,二便失调等。

  • 顿呛一般护理

    顿呛护理

      顿呛的发病,多由肺气素虚,不能外卫皮毛,致为风寒湿热之邪所袭,肺气不清,痰浊内蕴,清肃失其常度,如病邪久恋,每致体力亏耗,中气虚弱,脾气不能散精归肺,形成土虚湿泛,肺脾两亏之候。

  • 顿呛饮食原则

    顿呛饮食保健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患者可以多食用肉类、

    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少吃油腻、刺激性食品。

顿呛,又名时行顿呛、时气嗽、时行嗽、天哮呛、顿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起病初期,先有表寒或卫分证,以后则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了常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如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拖延至三、四月之久,故又有百日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