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
1、遗传因素:口吃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故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为单基因遗传。有人发现的孩子口吃是有家族遗传史,主要外因是学习语言的环境不佳,如父母口吃,或父母口语快、含混,儿童不易模仿等。也有人发现口吃患者及亲属中左利手多见,认为口吃与大脑优势侧有关。
2、精神因素:儿童口吃往往发生在急性或迁延性精神创伤之后,因而不少学说认为精神因素可能为口吃的重要发病原因。有的儿童因为受到家长、老师或周围一些人的严厉惩罚或训斥,使精神突然受到严重打击,由于这种恐惧的情绪或惊吓引起了口吃.。精神紧张、焦虑等也会导致口吃现象。
3、躯体因素:先天的发育不良也引起口吃。较多儿童围产期或婴幼儿期曾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如胎儿期母体患妊娠毒血症、出血或躯体性疾病,或发育过程中患某些传染病使神经系统功能弱化,言语功能受累而致口吃。 4.外界因素:强行纠正左撇子也会造成口吃。 5.方言性口吃 儿童学语期间改变方言,或兼学两种以上不同方言,可致口吃。 6.思维过速性口吃 因思路宽阔迅速,致使口齿追随不及,造成口吃。临床亦较常见。 7.其它因素:有的学龄前儿童罹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有资料则根据脑电图、发音肌肌电图和氟哌啶醇临床疗效。推断口吃可能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复合体活动增强、发音肌功能不协调、和基底节存在生化障碍等因素有关,但尚待临床进一步论证。
总之,口吃可能是生理与心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口吃一般治疗
口吃的矫正: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诱导发音法):二十世纪上海著名口吃矫正专家、“中国口吃矫正之父”张景晖先生首先提出,所有的口吃发音关键都在于第一个字,在发第一个字的时候,要轻声吐气,稍微拖长一点尾音,只要能发出第一个字,后面的句子就可以有节奏的连贯发出来!
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要大胆说话,许多名人如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是通过大胆说话战胜了口吃。有兴趣的网友可看看一位口吃患者当上记者的成功故事: 优酷网:真的猛士敢于在公交车上发疯演讲1000次。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方法:
每天或需要说话之前,服一定当量的镇静剂,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预言流利。在方法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有一定影响力的有Xanax,Celexa, prozac, Paxil ,zyprexa等药物。注意:药物治疗方法必须要在医生监督下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沉默疗法:
用英语表达就是:silence therapy。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口吃的矫正方法还有很多,除了对身体有损害的疗法之外,口吃患者都可以勇于尝试。许多口吃患者通过上面的一些方法,获得了语言新生。 (1)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
(3)说话前不要乱想,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语速适当放缓,使表达自然。
预防 1.儿童自身:儿童日常的生活要有规律,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吃饭,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有节奏的唱歌、朗诵对儿童语言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2.外界帮助:首先要帮助患儿克服因口吃而引起的自卑、紧张的情绪,可采取平静地缓慢讲话,逐步掌握流利讲话的规律。不要强迫3~7岁的儿童牢记各种长篇故事或不适应他们语言能力的诗歌。父母或学校、幼儿园老师对患口吃的儿童要给予多方面的温暖和帮助,周围的人也不要戏弄、嘲笑或故意模仿儿童的口吃。需要注意的是, 家长、老师要有耐心, 同时要求口吃的儿童也心平气和, 不慌不忙。每次时间不要过长, 时间长了容易使患口吃的儿童感到精神疲倦, 一般2 0 ~ 3 0 分钟即可。
口吃一般护理
对于儿童口吃,不能太在意,但也不能不在意。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口吃过程中出现的危险信号,要及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矫治期,影响孩子的言语能力形成,进而会全面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会贻误终身。因此及早发现、科学引导、及时治疗是应对儿童口吃的最佳策略。
口吃饮食原则
饮食对于口吃并无有效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