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除常见的柯萨奇B族病毒(Coxsackie virus B)和埃可病毒(ECHO virus)易引起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外,其他引起心包炎的病毒还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脊髓灰质炎、水痘及乙肝病毒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急性心包炎同时并发严重的心脏压塞以及缩窄性心包炎。水痘可并发严重的病毒性肺炎和急性心包炎。支原体肺炎是成人的一个重要的非细菌性肺炎,也会引起心肌及心包炎。巨细胞病毒和其他不常见的病原体,可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引起心包炎。
二、发病机制
特发性心包炎可引起脏层与壁层心包膜的炎症,开始是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继之为淋巴细胞围绕小血管浸润,纤维蛋白沉积在心包间隙使心包表面粗糙充血。有些病例,炎症可引起浆液性、纤维蛋白性、化脓性以及血性渗出液。柯萨奇B病毒及埃可病毒均可产生化脓性渗液随着渗液的消退和机化,最后导致心包增厚形成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本病自然病程一般为2~6周,多数患者可自愈,急性期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心包积液的增长情况,出现心脏压塞即行心包穿刺。胸痛给予止痛药,阿司匹林0.9g,4次/d或非激素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75mg/d、布洛芬600~1200mg/d。经上述治疗数天后仍有剧烈胸痛,心包积液量增多或出现血性心包积液倾向,在排除合并感染后采用激素治疗,泼尼松(强的松)40~60mg/d。症状一旦缓解即迅速逐渐减量和停用。急性特发性心包炎治疗后,头数周或数月内可复发,复发率达25%。少数慢性复发性心包炎需用小剂量泼尼松(强的松) 5~10mg/d,维持治疗数周甚至半年。病情进展至心包缩窄时,可行心包切除术。
二、预后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一般病程较短,多持续1~3周,具有明显的自限性特点。但也有少数可迁延数年,大约15%~40%病人在数周后可再发心包炎,这可能不是病毒的再感染,而是对最初病毒损伤的免疫反应。支持这一论点的根据是,有严重再发性心包炎的患者血中,抗柯萨奇B族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升高仅在发病的第1周,用干扰素抑制再发性心包炎有效。 本病较少发生心包填塞及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1.应积极预防病毒感染,注重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急性期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心包积液的增长情况,发现病情变化早期治疗。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一般护理
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饮食原则
1、急性特发性心包炎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2、急性特发性心包炎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