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惊风

    惊厥(Con 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其原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常见,这些都是造成婴幼儿期惊厥发生率高的原因。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惊厥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1—5岁小儿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急救、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0%
    治疗周期:1-3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8000 元)
    疾病症状:惊厥,四肢抽搐,意识模糊
    相关检查:MRI,羊水甲胎蛋白测定(AFP),脑电图
    并发症:新生儿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小儿惊厥
    治疗药品:八宝惊风散,惊风散,八宝惊风散
  •   急惊风的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内蕴痰热积滞、暴受惊恐。外感时邪,从热化火,热极生风;饮食不节,食滞痰郁,化火动风;暴受惊恐,气机逆乱,而发惊厥。其主要病机为热闭心窍、热盛动风、痰盛发搐。热、痰、风、惊四证是急惊风的主要病理表现。病变部位在于心脏、肝脏。

      慢惊风由于禀赋不足、久病正虚而致,以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温热病后正气亏损,脾肾亏虚,化源不足;或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其病变部位在脾、肾、肝三脏。

  • 惊风一般治疗

    一.惊风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1.退热物理降温可用头枕冰袋,温湿毛巾擦身,40%-50%酒精擦浴。药物降温可用安乃近滴鼻或肌肉注射。

      2.止惊首选安定,0.3-0.5mg/LS,最大量不超过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亦可用苯巴比妥8-lOmg/kS肌肉注射或5%水合氯醛50rog/kS保留灌肠。

      3.降低颅内压抽搐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或反复惊厥患儿,可发生脑水肿。常用20%甘露醇1—26/ks,于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6-8小时重复1次。

    惊风辨证论治

    二.惊风中医治疗

      1.基本治疗

      (1)急惊风

      治法 醒脑开窍,熄风镇惊。以督脉及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印堂 合谷 太冲

      配穴 热盛者,加大椎、十宣;痰多者,加丰隆;惊恐者,加神门;口噤者,加颊车。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方义 水沟、印堂能醒脑开窍。合谷、太冲相配,谓开四关,擅长熄风镇惊。

      汤药治疗使用贝母瓜楼散合清膈煎加减: 辰砂1克(用手沾辰砂,再点于舌头上) 九节菖蒲4.5克 竹茹6克 胆南星4.5克 天竺黄3克 陈皮4.5克 木通3克 川贝母3克 白芥子3克 甘草4.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初起牙关紧闭用通关散:细辛9克 皂角9克 冰片1克研成细粉用吸管吹入鼻孔中。有喷嚏者愈后良好,无嚏者多凶险)

      (2)慢惊风

      治法 健脾益肾,镇惊熄风。以督脉、任脉及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印堂 气海 足三里 太冲

      配穴 脾肾阳虚者,加神阙、关元、肾俞;肝肾阴虚者,加太溪、肝俞。

      操作 水沟、印堂、太冲用毫针泻法,气海、足三里用补法。配穴用补法;脾肾阳虚者,可施以温和灸或隔盐灸或隔附子饼灸。小儿不合作者也可不留针。

      方义 水沟、印堂可醒脑开窍。气海能益气培元。足三里补脾健胃。太冲平肝熄风。

      2.汤药治疗

    初期使用异攻散加减:白术6克 陈皮4.5克 炙甘草4.5克 茯苓9克 党参7.5克,有呕吐加广藿香4.5克 煨姜3克;若病情拖延数日,见大便青色加木香2克(后下) 肉桂1克(焗服)水煎服,一日一贴。

      ☆ 注 若见小儿手足冰冷,脉搏微弱。唇摄痿白。这是将要虚脱的急症,不可轻视。需要急用附子理中汤:红参5克(另炖) 白术6克 干姜4.5克 附子5克 甘草6克水煎服。

      3.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肝、脾。急惊风毫针刺用强刺激,慢惊风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1.针灸对惊风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须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2.惊风发作时立即让患儿乎平卧,头侧向一侧,解开衣领,将压舌板缠上多层纱布塞人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给予吸氧,随时吸出痰涎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小儿在抽搐当中切忌用力抱紧,会伤及筋络而导致残废。父母宜紧记。

      4.若小儿真是受到惊吓,而导致举动失常,夜不能眠,早上则惊惕。不可用以上方法治疗。用药宜安神定志丸合七福饮:红参须5克(炖服) 熟地9克 熟枣仁4.5克 白术4.5克 茯神7.5克 远志4.5克 龙齿15克(先煎) 珍珠粉2克(用手沾珍珠粉,再点于舌头上)水煎服,一日一帖。

  • 惊风预防

      一、预防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3.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二、急救措施

      一旦婴儿发生高热惊厥,家长应就地抢救。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更不要乱摇乱晃,因为振动会加重症状,应当迅速把孩子放到床上,躺好,解开钮扣、衣领、裤带,并用裹有手帕、棉花或纱布的筷子、牙刷柄置于孩子上下齿列之间,防止咬伤舌头。若孩子牙关紧闭,也不要强行撬开,以免损伤牙齿。使病儿呼吸道通畅,最好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和粘液进入气管。同时,可用拇指按压病儿人中穴、合谷穴(一手拇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一边抢救,一边送医院。

  • 惊风一般护理

    惊风护理

     1.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2.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 惊风饮食原则

    惊风饮食保健

      一、惊风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一)番茄汁

      番茄味甘、酸,性凉,能清热止渴、养阴凉血,同时能养肝胃、清血热。小儿有急惊风时,常饮番茄汁可见疗效。

      原料:

      鲜番茄250克,白糖30克。

      制作:

      将番茄洗净,用沸水烫后,除去皮,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绞汁,加白糖拌匀,随时饮用。

      特点:

      味鲜,酸甜适口,还可解渴。

      (二)枸杞鲜蘑炒猪心

      此菜补肾、养心、益血、镇静、除烦、安神,可治疗小儿惊吓害怕症。

      原料:

      猪心500克,枸杞20克,鲜蘑200克,葱、姜、蒜、料酒、盐、胡椒面、糖、醋、干辣椒各少许,玉米粉、酱油、花椒、食油各适量。

      制作:

      1、将猪心洗净,投入锅内,加入酱油、花椒、葱、姜、盐、水煮60分钟后,捞出凉透,切成极薄片。

      2、鲜蘑用凉水洗净,切片;枸杞洗净;辣椒洗净,剁碎;糖、醋、胡椒面、玉米调成汁。

      3、炒锅烧热,倒入少许油,入辣椒炸香,放入葱、姜、枸杞子、猪心片、鲜蘑、料酒、盐后翻炒,然后倒入糖、醋等调成的汁,再翻炒1分钟即成。

      特点:

      鲜嫩咸香,微辣。

      (三)桑仁粥

      桑葚味甘、酸,性微寒,能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它含有多种糖及维生素。此粥用于小儿惊风恢复期或惊风后遗症的调理。每日服2次。

      原料:

      鲜紫桑葚30克,糯米(或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将桑葚洗净后与糯米同煮成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糯米先下锅,桑葚后下锅。

      特点:

      软糯,甜鲜,婴幼儿及儿童喜吃。

      (四)山药粥

      山药健脾养胃;对虾又称明虾,味甘、咸,性微温,能补肾助阳,益脾胃。两者合成此菜,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及钙、磷、铁等成分。有镇静作用,可作治疗小儿受惊吓的食品。每日两餐间隔服食。

      原料:

      山药30克,对虾1~2个,粳米50克,食盐、味精各少许。

      制作:

      1、将粳米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对虾择好洗净,切成两半备用。

      2、锅内加水,投入粳米,烧开后加入山药块,用文米煮成粥,待粥将熟时,放入对虾段,加入食盐和味精即成。粳米要先于山药入锅,以利熟烂。

      特点:

      山药软糯,对虾鲜香,很有海鲜味。

      (五)蛇蜕鸡蛋

      蛇蜕又名龙衣,以色银白者为佳,性平,味甘淡,无毒。蛇蜕与蛋同用,可增强滋养作用,起到养血祛风、追风解痉的功效。对小儿惊痫,受惊吓而致的急、慢性惊风有辅助治疗作用。每日食一个鸡蛋,连吃7天可见疗效。

      原料:

      蛇蜕1条,鸡蛋1个,面粉少许。

      制作:

      1、将蛇蜕煅后存性,研成末。

      2、鸡蛋顶端开一小孔,将蛇蜕末从小孔中装入蛋内,用筷子稍搅拌,面粉用水和成糊,封闭蛋孔,置于火上烤熟,剥去鸡蛋壳吃鸡蛋和蛇蜕末。为保证鸡蛋壳不烤坏,可以在鸡蛋壳处裹上泥糊,干后即可剥掉。

      特点:

      蛋液烤熟,干而不焦,无大异味。

      (六)连翘萝卜汁。

    白萝卜50克,连翘15克。将自萝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连翘煎煮15分钟后去渣取汁,共加冰糖适量,每次冷饮50毫升,日服3次。适于风湿所致的急惊风。

      (七)绿豆粥。

    绿豆5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煮绿豆至七八成熟,加入粳米煮成粥,服时加少许白糖即可。用于暑热所致的惊风。

      二、惊风吃哪些对身体好?

      1、高热,要及时补充水分,多饮水及果汁,如生石膏荸荠汤、苦瓜汁、西瓜汁等。

      2、多食清热化痰之物,如白萝卜汁、雪梨浆、鲜藕汁、荸荠汁等。

      3、合理控制食物的质和量。若脾胃功能薄弱,应以素食流质为好;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易吸收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如豆浆、牛奶、鸡蛋羹等。

      三、惊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食油腻、黏滞、燥热等厚昧食品。

惊厥
惊厥(Con 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其原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常见,这些都是造成婴幼儿期惊厥发生率高的原因。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