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

    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在甲状软骨上缘分支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创伤性栓塞的发病率以颈内动脉较高。因颈内动脉主要为脑和视器供给血液,故栓塞后果较严重。颈内动脉栓塞可发生于其颈段、岩骨段、海绵窦段或床突上段。据70例的分析,发生于颈段者占85%,岩骨段占10%。颈内动脉栓塞多发生在颈部挫伤后,患者可有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病征,此为颈内动脉栓塞的特征。解除血管痉挛和抗凝血治疗,可控制血栓发展。必要时行颈内动脉取栓手术。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管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颈部,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单瘫,颈部有擦伤痕迹或肿胀
    相关检查:眼科检查,颈动脉彩超,颈动脉搏动检查
    并发症:脑梗死
    治疗药品: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   一、发病原因

      1.直接损伤动脉 颈部挫伤可直接挤压颈动脉管壁。口腔及口咽腔内的钝挫伤亦可经扁桃体周围组织影响颈动脉管壁。

      2.动脉突然遭受牵拉 受挫伤时,颈部过度后伸或扭转,或外力使脑组织移位,则上端固定于海绵窦的颈内动脉突然受到牵拉。颈部剧烈扭转时,也使颈内动脉撞击于颈椎横突上,致动脉管壁受到挫伤。

      3.颅颈外伤和颅底骨折 颈内动脉多在岩骨骨管内遭受挫伤。

      4.颈动脉原有粥样硬化病变 挫伤后,粥样硬化块易脱落发生栓塞。

      二、发病机制

      创伤时,有弹性的动脉外膜常保持完整,其内膜和中层最易受损,使内膜撕裂、卷曲和浮起,创面上有血栓形成,逐渐加厚,向动脉管腔上下伸延,可将颈动脉完全闭塞。颈内动脉栓塞常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以上1~3cm处。

      颈部大静脉的压力很低,为0~0.3kPa(0~2mmHg),一般不易受损伤。但颈动脉压力较高,平均为9.3kPa(70mmHg),其抗力较大,易遭受挫伤与牵拉,先发生动脉痉挛,后有血栓形成。若动脉内膜和中层因挫伤而撕裂或中断,较高的动脉血压,可使动脉内膜广泛剥离,形成剥离性动脉瘤,文献中已有不少报道。

  •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一般治疗

      一、治疗

      治疗原则为解除血管痉挛,防止血栓形成,制止血栓扩展,维持最大的侧支循环。

      1.解痉 应用解痉药物,如妥拉唑啉(妥拉苏林)(Tolazoline)等。亦可行上颈交感神经封闭或交感神经切断术。

      2.抗凝血 为防止血栓形成,可酌情使用抗凝剂,如肝素等,但疑有颅内出血,则禁忌用此药。

      3.头部制动 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并限制头部运动。

      4.取栓 若颈内动脉内血栓呈进行性发展,预示将出现颅内严重病变。故有学者主张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取出血栓,修复血管,可能比消极等待或保守治疗效果为好;但亦有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并不能改善其预后,且手术后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并不低,仍主张非手术疗法。

      二、预后

      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扩展至大脑及Willis环时,后果不良。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比颈内动脉结扎术者为高。早期诊治可改善其预后。

  •   1、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发生外伤或车祸等,损伤一旦发生,应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2、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不吸烟、不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粘度高的患者,平时应积极治疗。

  •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一般护理

      1.忌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和血管,使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少食动物脂肪、不食动物内脏等。

      3.少吃甜食,吃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少吃动物性蛋白。

      4.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品,如辛辣调味品。

      5.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6.多休息,避免熬夜,避免劳累,避免情绪变化太大。

  •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饮食原则

      1、颈动脉创伤性栓塞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宜清淡,生姜、洋葱、大豆、大蒜、牛奶、海鱼、蜜桔、茶叶、茄子、燕麦片、木耳、红薯等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在甲状软骨上缘分支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创伤性栓塞的发病率以颈内动脉较高。因颈内动脉主要为脑和视器供给血液,故栓塞后果较严重。颈内动脉栓塞可发生于其颈段、岩骨段、海绵窦段或床突上段。据70例的分析,发生于颈段者占85%,岩骨段占10%。颈内动脉栓塞多发生在颈部挫伤后,患者可有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病征,此为颈内动脉栓塞的特征。解除血管痉挛和抗凝血治疗,可控制血栓发展。必要时行颈内动脉取栓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