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汗孔角化病

    汗孔角化病(porokeratosis)是一种特殊的角化异常,以组织学中出现圆锥形板层(cornoid lamella)为特征,圆锥形板层是呈细的圆柱形的紧密排列的角化不全细胞分布于整个角质层所形成的。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成年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瘙痒,丘疹,毛孔堵塞
    相关检查:免疫病理检查,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并发症:脓毒症和菌血症
    治疗药品:维生素A软胶囊,维A酸乳膏,阿维A胶囊
  •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见于PM、PP-PD、DSp和DSAP。LP见于单精合子双胞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的相似性,以及同一患者或同一家族的不同患者共存不同临床类型,提示不同的临床表现存在共同的遗传背景。

      二、发病机制

      本病分型依据其病理学特征-圆锥形板层和相关的临床表现。但应注意,圆锥形板层也见于许多与本病无关的疾病,如炎症、增生和新生物形成。Reed和Leone提出本病因表皮细胞突变克隆沿外围扩增导致克隆群体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边界形成圆锥形板层。异常克隆可能具遗传性,其他诱因导致临床症状。其中一个诱因是紫外线,与DSAP相关。另一诱因为免疫抑制,常见于器官移植和HIV感染者,与DSAP和DSP相关。重度的免疫抑制因免疫监视降低,有利于异常角质形成细胞克隆出现,最终导致恶性转化。

  •   1.注意皮肤护理及卫生,防止继发感染。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4.禁止近亲结婚。

汗孔角化病(porokeratosis)是一种特殊的角化异常,以组织学中出现圆锥形板层(cornoid lamella)为特征,圆锥形板层是呈细的圆柱形的紧密排列的角化不全细胞分布于整个角质层所形成的。